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2期
编号:11480977
多因素促成1型糖尿病者长QT间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2期
     意大利都灵大学Giunti等报告,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女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收缩压是QT间期(QTc)延长的预测因素。[Diabetes Care 2007, 30(8): 2057]

    在普通人群和糖尿病人群中,QTc延长均是心血管死亡的预测因素。为了明确1型糖尿病患者中长QTc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欧洲糖尿病(EURODIAB)前瞻性并发症研究对1415例基线QTc正常的1型糖尿病患者随访了7年。

    结果显示,长QTc(>0.44秒)累计发生率为18.7%,其中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24.5%对13.9%,P<0.0001)。 与QTc正常患者相比,长QTc者基线年龄较大,体力活动较少,收缩压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高血压、冠心病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也较高。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与长QTc相关,而体力活动与21.5~23.2 kg/m2范围的体质指数(BMI)具有保护作用。对于女性,可调整因素与长QTc的相关性高于男性,尤其是BMI。

    研究者认为,这些发现具有临床意义,有助于鉴定长QTc高危者,并为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目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