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3期
编号:11482389
五项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显示 病因对收缩性心衰预后影响较性别显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3期
五项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显示 病因对收缩性心衰预后影响较性别显著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Frazier教授等对五项随机对照研究(PRAISE、PRAISE-2、MERIT-HF、VEST和PROMISE)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对于收缩性心衰患者,病因(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对预后的影响比性别更为显著。[J Am Coll Cardiol 2007, 49(13): 1450]

    该分析共涉及8791例男性和2851例女性。从性别来看,18%的缺血性心衰和31%的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为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年龄偏大,种族差异更显著,收缩压较高,合并糖尿病者较多,心衰症状更严重,但吸烟史及陈旧性心梗史较少,提示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女性收缩性心衰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从病因来看,非缺血性心衰患者较年轻,黑人和女性偏多,体质指数(BMI)较大,收缩压较高,糖尿病及吸烟史较少,平均QRS波群较宽(>120 ms)。

    Kaplan-Meier 1年生存曲线提示,女性(HR=0.77)和非缺血性心衰(HR=0.80)的患者生存期较长。非缺血性心衰患者生存期及院外治疗期的复合终点也较长(HR=0.83,P<0.0001)。但女性与男性相比,该复合终点无显著差异。多变量分析显示,在缺血性心衰患者中,女性的生存期及院外治疗期短于男性;在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男性短于女性。在所有患者中,非缺血性心衰、高收缩压和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院外治疗期较长相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