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719
拜耳先灵合并落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4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9.04
     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意义重大。比如阿司匹林,这是一种百年老药,市场上的产品品牌真是不计其数,但是我们的拜阿司匹林仍然是最受患者信赖的品牌之一,看到“拜耳”这个品牌,他们就会相信药品的品质,就愿意选择购买,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拜耳先灵医药中国总经理 康德

    8月1日,随着拜耳、先灵两家公司最终完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合并,先灵制药已经被纳入拜耳医药保健的处方药部门。今后,先灵制药的产品都将被冠以“拜耳先灵医药”的品牌,以全新面貌出现在全球市场上。

    据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拜耳先灵医药中国总经理康德介绍,两家公司法律意义上的合并在今年8月1日完成,新的管理团队及员工也已经全部到位,中国区的合并也顺利落幕。

    康德在合并前曾担任先灵(广州)药业总裁,他笑称,刚听到并购消息时,他也曾对自己的前途表示担心,没想到自己还得到了提升。和康德一样,两家公司的中国雇员都已经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众所周知,由于部门重叠、职位重复等问题,大规模并购通常会带来10%的裁员。因此,有专家预测,两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有近6000名员工会面临失业。但由于中国市场正处于迅速上升期,因此这次合并后中国方面不会裁员,反而会增加职位。现在,拜耳先灵医药共有2000多员工。公司未来还会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将投资两亿元人民币在北京扩建工厂,并将招募更多员工。
, 百拇医药
    作为一家制药企业,其品牌的力量直接来自其产品的品质。康德表示,拜耳和先灵大部分的产品不一样,双方的互补性很强。两家公司合并后,将结合拜耳在普药业务和先灵在专科药品方面的优势,成为一家更加强大、更加专业化的医药公司。“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新药更快地引入中国。我们希望所有新药在中国都能和欧美同步上市。”康德说。他表示,公司计划在中国加速投放重点产品,将在未来5年内上市20多个新产品。其中,在未来两三年内,准备在中国上市全球所有重磅产品,包括在2009年前上市倍泰龙,优思明及kogenate(血液方面),这三种产品在拜耳的产品线中位列全球销售额前三位。

    2006年3月,拜耳宣布收购先灵,并在5月份启动全球整合。合并是拜耳加强其医药业务的全球策略的一部分,而这次行动也成为拜耳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案。在制药领域排名第15的拜耳收购排名第20的先灵以后,拜耳医药不仅成为德国最大制药企业,也成为全球第七大制药企业,在中国更是跻身五大跨国制药公司。

    2006年,拜耳还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那就是在中国完成了外资医药在华最大的一单收购,以超过11亿欧元收购了东盛盖天力的两个OTC产品。康德称,这项收购正在按照法律和政府的规定进行必要的审批程序,预计第四季度会有最新进展。未来如果有好的产品,拜耳仍会考虑并购。
, 百拇医药
    目前,拜耳医药保健在中国有四个业务部门,分别负责处方药、OTC以及动物保健品和血糖仪的销售。先灵被并入到处方药部门,与拜耳医药原有处方药部门合称为拜耳先灵医药。合并完成后,拜耳先灵医药将跻身于中国五大跨国制药公司之列。合并后的拜耳先灵作为拜耳医药保健公司的一个子部门,占到了其全球销售额的70%。而拜耳先灵中国的销售比例将高于全球,占到75%。拜耳医药保健的中国总部设在北京,旗下分为普药部门、肿瘤部门、影像诊断和女性健康4个事业部,其中后两者为先灵原有的业务板块。

    另据相关媒体报道,作为德国最大的药业制造商,拜耳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几乎翻了五倍,这主要得益于对先灵的收购和资产变卖的收益,其股票市值已达到六年来的最高点,净收入已从6亿欧元攀升至28亿欧元,销售额增长了23%,达到83亿欧元。然而,一些分析家认为,尽管拜耳第一季度的表现很好,但是他们能否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待观望。

    本报记者 徐蕾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