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682
医药科普工作需要科技人员积极参与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6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9.06
     退休老人被非法药品销售者以所谓的“最新研究成果”忽悠掉了退休金;消费者因为不理解同一种药物由于剂型不同所产生的差价,同药店店员争得面红耳赤;患者身患早已被攻克的疾病却不知所措,被“黑大夫”说成绝症而大花冤枉钱……

    这些并不陌生的现象的出现,当然有其复杂原因,但是背后都隐藏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我国医药科学普及工作的薄弱。如果科普工作到位,这些现象就能够很好地被避免。但是,医药科普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尤其是科技人员的参与。然而,我国目前的现状则是,科普工作早已被大多数医药科技工作者遗忘到了角落里。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经常接触到一些医药科技工作者,这些各领域的专家在专业上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很少能看到或者听说他们对于医药科普工作的积极行动。科普工作对于他们来讲,似乎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有些科技人员只注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而不愿意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学术成果、宣传科学理论、普及科学知识,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医药科普工作的发展以及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其实,我国有一些科学家在医药科普工作方面做出了许多杰出成绩。如我国科普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高士其先生,同时也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化学家。他的科普著作,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妙趣横生的比喻向人们传播了医学科学与公共卫生的知识、思想和精神,让我们受益匪浅。再如,北京安贞医院的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被誉为当医学科普的楷模。近年来,他在全国各地举办健康演讲、报告超过1000场,他的讲座内容被听众做成“手抄本”流传全国,版本多达68种;以他的健康讲座为主打内容的图书《登上健康快车》在短短3个月内就畅销100万册,他所传递的知识改变着无数人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遗憾的是,这样的科技工作者还只是凤毛麟角!

    须知,科研与科普是科学事业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在繁荣发展科学事业的过程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偏废其一。科研成果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一是决定于其成熟度,二是决定于其普及度。如果只是被少数人知道,让少数人受益,再好的科研成果、再高的科研水平也不能充分实现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每一名医药科技人员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在认真搞好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花一点时间重视医药科学理论和科研成果的普及工作,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健康水平的责任!

    (鼎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