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1486
贵州施秉县实施“北药南扩”战略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99期
     “特派员”下乡指导药农科学种植

    “给青蒿只能施有机肥,才能保持它的纯天然,同时,要根据土质确定亩施肥量……”这是日前在贵州省施秉县双井镇青蒿中药材基地,一位科技特派员一边给药农讲解种植技术,一边抓起肥料作示范。

    作为实施“北药南扩”派来的科技特派员,赵星已在该县的贫困山区双井镇呆了一年多时间,他每天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种植中药材,很受农民欢迎。

    在施秉县南部的贫困山区,像赵星这样的科技特派员有10多名。为实施“北药南扩”,该县去年从科技部门和涉农部门精选了15名科技特派员,下派到施秉县的杨柳塘、双井、甘溪、牛大场、城关等5个贫困乡(镇)推广药材种植,他们进村入户动员村民、建示范户、创示范基地、办科技培训、引进新品种、实施科技项目,使南部贫困乡(镇)农民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据了解,施秉县素有“西南药城”之称,从1993年发展中药材产业以来,种植面积已达4万亩,形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药农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但其产业主要集中在牛大场、城关等北部经济发达乡(镇),而南部的杨柳塘、双井、马号等经济落后乡(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在1500元以下。为缩小南北乡(镇)间的“贫富差距”,让中药材在南部乡(镇)形成支柱产业,共同打造“西南药城”品牌,该县决定实施“北药南扩”经济发展战略,即北部乡(镇)的中药材种植向南部贫困山区乡(镇)扩展。

    科技特派员到来后,先后在这些贫困乡(镇)培育和建立了3个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200亩,推广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多亩。同时,通过举办中药材实用技术培训班19期,培训药农2776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引导了当地6500个劳动力转入种药材。

    随着“北药南扩”的实施,去年该县南部乡(镇)的药材种植面积从以前的几亩发展到了现在的5000多亩,科技特派员在这些贫困乡镇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5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4项,引进新品种3个,创建利益共同体3家,形成龙头企业2家,完成项目总投资257万元,实现年利润136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北药南扩”。其结果是:随着这些山区贫困乡(镇)中药材种植的兴起,施秉县2006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比上年3.8万亩增长7.89%,总产值超过4100万元,比上年的3900万元增长5.13%。预计今年全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突破4.5万亩,产值超过4500万元。

    “北药南扩”战略,打破了该县南北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中药材在南部种植的成功,施秉县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种出的中药材品质好、产量高、面积大,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3个中药材品种已通过国家GAP认证,吸引了许多商家将目光投向施秉县,贵州威门药业公司决定投资7000万元在施秉拟建头花蓼等中药材提取加工项目,并在投产后的三年内完成一条以上GMP生产线,第3年产值将达到一个亿,每年创税将达1000万元。贵阳客商韩见宇也计划在施秉县投资200万元建年提取青蒿液达300吨的加工厂。, 百拇医药(黄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