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探讨
《伤寒论》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普遍意义上都认为半夏泻心汤所治疗的病证是痰气痞或饮气痞,笔者现谈一下自己的不同认识,盼指正:
首先,《伤寒论》第7条有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发于阴的内涵是依据发热与否来判断外邪与正气力量的对比,如果正气充盛,正邪交争剧烈,则发热恶寒,如果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则无热恶寒,因此《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中之“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之阴阳并不是病位的高低,而是说结胸与痞证的形成都是源于误治之后表邪之内陷,大陷胸丸方用大黄、葶苈子、芒硝、杏仁,其所主病证的病机为痰热互结,为表热内陷与有形之痰水相结,因此由“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的前后对比可推测痞证的基本病机应当是无形之表热内陷壅聚中焦,中焦气机不利而有满闷之感。由第13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和第149条“但满而不痛,此为痞”之痛与不痛的对比,亦可参知痞证的基本病机。因此,第149条半夏泻心汤所治疗的痞证与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之痞证是一样的,都是无形热邪壅聚心下而形成的痞证,而不应当是痰气互结之痞或饮气互结之痞,痰或饮仅应当作痞证的兼夹证来对待。
其次,由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可见这几个泻心汤之所以冠以附子、生姜、甘草,便是因为附子、生姜、炙甘草正是用来治疗痞证这个基本病证之外的其他兼夹之证,附子泻心汤是痞证兼表阳虚,生姜泻心汤是痞证兼水气,甘草泻心汤是痞证兼脾胃虚弱,由此可推知仲景设立半夏泻心汤是为了治疗痞证兼痰饮,《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亦有关于半夏泻心汤的条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痞证见心下痞,痰饮见呕而肠鸣,亦可说明这个问题。痰气痞与痞证兼痰饮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两者不能混淆。, 百拇医药(刘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首先,《伤寒论》第7条有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发于阴的内涵是依据发热与否来判断外邪与正气力量的对比,如果正气充盛,正邪交争剧烈,则发热恶寒,如果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则无热恶寒,因此《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中之“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之阴阳并不是病位的高低,而是说结胸与痞证的形成都是源于误治之后表邪之内陷,大陷胸丸方用大黄、葶苈子、芒硝、杏仁,其所主病证的病机为痰热互结,为表热内陷与有形之痰水相结,因此由“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的前后对比可推测痞证的基本病机应当是无形之表热内陷壅聚中焦,中焦气机不利而有满闷之感。由第13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和第149条“但满而不痛,此为痞”之痛与不痛的对比,亦可参知痞证的基本病机。因此,第149条半夏泻心汤所治疗的痞证与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之痞证是一样的,都是无形热邪壅聚心下而形成的痞证,而不应当是痰气互结之痞或饮气互结之痞,痰或饮仅应当作痞证的兼夹证来对待。
其次,由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可见这几个泻心汤之所以冠以附子、生姜、甘草,便是因为附子、生姜、炙甘草正是用来治疗痞证这个基本病证之外的其他兼夹之证,附子泻心汤是痞证兼表阳虚,生姜泻心汤是痞证兼水气,甘草泻心汤是痞证兼脾胃虚弱,由此可推知仲景设立半夏泻心汤是为了治疗痞证兼痰饮,《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亦有关于半夏泻心汤的条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痞证见心下痞,痰饮见呕而肠鸣,亦可说明这个问题。痰气痞与痞证兼痰饮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两者不能混淆。, 百拇医药(刘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