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医院管理 > 参考资料 > 医院健康教育
编号:10361746
健康教育的计划和评价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 健康教育的计划和评价

一、健康教育的计划

健康教育活动态度计划执行,并且根据计划来评价效果,衡量相应的卫生政策。健康教育活动的成败,取决于计划是否科学合理。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前,首先应对计划论证:

1.是否以正确的保健理论为指导?

2.是否体现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3.是否反映了教育对象的需要和利益?

4.是否从大众急需和容易见效的问题入手?

5.是否建立了相应的效果评价体系?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步骤如下:

1.决定主题 卫生行政或健康教育部门根据存在的卫生问题及群众的迫切要求,确定健康教育的主题,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2.本底调查 对教育的环境状况(社会支持系统、自然卫生面貌)和教育对象的素质(卫生知识和习惯)作基础性了解,提出健康教育可行性的依据。

3.选择教育的手段和方式 根据教育活动的对象、范围、选择有效、经济、适宜的教育形式。

4.设计项目 根据确定的目标和教育形式,设计出总体目标及测量指标,形成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5.监测反馈 为保证健康教育计划顺利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反馈体系,以便及时修正计划,调整教育的进度、效果、质量衣资源分配等。

6.评价效果

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一种全面审核。审核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设计的合理性、教育质量、进度及效益等。

(一)效果评价的程序

格林(L·W Green)提出了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诊断结构模式”。这个模式从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效果和效益)开始,逐步追溯到最初起因,分别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科的诊断方法,评价健康教育活动过程,判断健康教育的完善程度。其程序见图6-7。

图6-7 健康教育计划的诊断模式

1.生活质量分析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生活质量可用社会指标来反映。健康教育诊断的第一步是从分析受教育对象的基本社会问题开始。

2.确定相应的健康问题

把各类危害健康的社会问题,按重要性及特异性,选择相应的能对健康教育对象有影响的健康问题。

3.确定与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因素

区分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找出哪些是实施健康要干预的行为因素。

4.分析影响行为的因素

(1)倾向因素 个人的态度、信念、价值观等会有利或阻碍个体行为的改变。

(2)实现因素 由人、财、物资源条件和教育技术条件以及社会支持程度,综合形成的促进或妨碍行为的社会影响力。

(3)加强因素 个体所处的环境反馈到个人的行为改变的因素,并对个人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

5.确定重点干预对象

6.确实资源和时间的限度

7.评价

(二)效果评价系统的层次结构

健康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效果评价系统是多层次结构。评价分成三个层次,即:①计划过程评价,选定最佳方案;②中期效应评价,对受教育人群作出知识、态度、行为改变的效果作出分析;③结果评价,最教育活动的总结,反映受教育人群提高生活质量的程度(始图6-8所示)。

图6-8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层次图

(三)效果评价指标

1.直接效果指标——受教育者的知—信—行变化的指标

(1)卫生知识的正确率或平均分数,反映个体或群体“知”的程度。

(2)卫生行为的肯定率,反映卫生信念的情况。

(3)卫生保健活动参与率,反映卫生保健意识。

(4)健康习惯养成率,反映行为转变的效果。

(5)健康教育覆盖率。

2.间接效果指标——接受健康教育的个人、社区卫生状况变化的指标

(1)健康水平指标,如患病率、死亡率及平均期望寿命等。

(2)社区卫生状况,如预防接种率、卫生检查合格率。

(选自顾杏元等主编:《社会医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

录入:任媛媛

校对:姬颖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