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0年第1期
编号:10225311
切缘粘膜唾液酸粘蛋白组织化学改变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癌肿复发中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0年第1期
     作者:王强 王福民 王元和 高瀚 陈泳莲 何金 张伯平 叶挺军

    单位:王强 王福民 王元和 高瀚(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 200003);陈泳莲 何金 张伯平 叶挺军(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病理科 200003)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00117

    大肠癌旁移行粘膜(Transitional Mucosa, TM)是指发生细胞粘蛋白组织化学改变的癌周上皮组织,其组织化学改变特征表现为腺管上皮细胞内硫酸粘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代之以大量的唾液酸粘蛋白,而肉眼和组织学检查其结构正常。Greaves等[1]发现癌旁TM范围与大肠癌根治术后生存率呈负相关作用。据此,我们观察1984~1987年直肠癌前切除术后26例癌肿复发病人肠管切缘粘膜粘蛋白组织化学变化,探讨癌旁TM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 http://www.100md.com
    一、材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26例行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上段直肠癌患者,术后癌肿复发均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证实。另随机选择26例前切术后无癌肿复发征象、存活超过2年以上患者。复阅存档的切除标本组织切片,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和Dukes分期。将存档切除标本肠管近、远端切缘组织重新石蜡包埋。4μm切片,行HE染色和高铁双胺——奥蓝(HID-AB)组织化学染色,Olympus光学显微镜观察肠管切缘组织学及粘蛋白组织化学变化。

    2. HID-AB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结果判断标准:采用改良Spicer HID-AB(pH2.5)粘蛋白组织化学方法。正常直肠粘膜腺管上皮细胞内硫酸粘蛋白经HID-AB组织化学染色呈棕黑色;而癌旁TM上皮细胞内唾液酸粘蛋白则呈天蓝色。

    二、结果

    经组织学和临床检查证实前切除术后癌肿复发组病人中,吻合口癌肿复发19例,7例为吻合口癌肿复发伴盆腔内或远处脏器转移。前切除术后癌肿复发和未复发两组病人在肿癌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Dukes分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附表)。两组病人肠管近、远端切缘组织均未见癌细胞浸润。
, 百拇医药
    经HID-AB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癌肿局部复发组病人中有21例肠管近端或/和远端切缘粘膜呈唾液酸粘蛋白反应;而术后未复发组病人中仅3例肠管近端或/和远端切缘粘膜呈唾液酸粘蛋白蛋反应,其余23例肠管切缘粘膜均呈硫酸粘蛋白反应,两组病人肠管切缘粘膜唾液酸粘蛋白反应率差异有显著意义(x2=22.363,P<0.001)。

    附表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复发与未复发组病人临床病理特征

    复发组

    未复发组

    年龄(±S)

    52±5

    58±7
, 百拇医药
    性别(男:女)

    15:11

    18:8

    肿瘤组织学类型

    乳头状腺癌

    2

    4

    管状腺癌

    18

    19

    粘液腺癌

    6

    3
, 百拇医药
    Dukes分期

    A期

    0

    0

    B期

    18

    17

    C期

    8

    9

    肿瘤部位*(cm)

    6~8

    6

, 百拇医药     4

    9~12

    9

    10

    >12

    11

    12

    *指肿瘤下缘与肛缘之间距离

    三、讨论

    Filipe首先以HID-AB组织化学方法发现大肠腺癌周围存在着以腺管上皮细胞内唾液酸粘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为特征的癌旁TM,尽管这种移行上皮多无特征性组织学改变,但却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2]。据Dawson[3]报告约35%大肠癌旁TM可延伸至根治术肠管近端或远端切缘粘膜,且多为连续性移行性改变。在以1,2-二甲基盐酸肼诱发的大鼠大肠癌动物模型中,投药15周出现原位癌,19周后癌肿发生明显浸润,而在第6周局部肠粘膜出现原位癌之前首先出现以唾液酸粘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的移行样改变病灶。Roe等[4]发现发生粘蛋白组织化学改变的结肠吻合口上皮细胞对氧偶氮甲烷等致癌物质有容许作用,这种不稳定的上皮组织对致癌物质极敏感,极易形成癌肿。有研究表明大肠癌旁TM存在着胎儿型M-1抗原、花生凝集素受体和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提示这种发生唾液酸粘蛋白组织化学改变的癌旁TM上皮细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肿瘤细胞生长代谢特征。
, 百拇医药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癌肿复发是目前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据报告前切除术后癌肿局部复发率在15~50%,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5]。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前切除术后癌肿局部复发原因和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表明术后癌肿局部复发可能是术中肠管切除范围不足所致;也可能是癌细胞脱落种植;也可能是致癌因素持续作用的结果等。目前尚未发现较特异的术后癌肿局部复发的肿瘤标志物。本研究表明中、上段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癌肿复发患者肠管切缘粘膜明显地多呈唾液酸粘蛋白组织化学改变(P<0.001),提示肠管切缘粘膜唾液酸粘蛋白组织化学改变与术后癌肿复发密切相关,系癌旁TM生物学特性的临床体现。据此,以HID-AB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肠管切缘粘膜粘蛋白组织化学改变,可鉴别出前切除术后癌肿复发高危人群,以加强术后随随访,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Greaves P, et al. Transitional mucosa and survival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ancer 1980; 46:764.
, http://www.100md.com
    2. 王强,等.大肠癌旁移行粘膜对大肠癌根治术后癌肿复发的影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89;16:13.

    3. Dawson PM, et al. Mucosal field change in colorectal cancer. Am J Surg 1987; 153:281.

    4. Roe R, et al. Proliferative instability and experimental carcinogenesis at colonic anastomoses. Gut 1987; 28:808.

    5. Keighley MRB, Hall C, Anastomotic recurr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a biological phenomenon or an avoidable calamity? Gut 1987; 28:7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部分资助

    (1989年4月4日收稿 同年10月4日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