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0年第1期
编号:10225326
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修复细胞DNA含量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0年第1期
     作者:陈其昕 袁中兴

    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00118

    骨折修复涉及一系列细胞的活动,最终使骨愈合逐步臻于完成。我们采用Feulgen-DNA染色法对骨折愈合过程中修复细胞DNA含量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兔骨折模型的制作:采用大耳白兔24只,雄性,体重2.5~3.2kg。1%戊巴比妥静脉内麻酸。无菌操作造成右胫骨下段骨折,术后木夹板固定。于术后第2、4、7、10、14、21、28、90天患肢X线摄片后处死,取出骨痂及对侧相应部位胫骨。置于10%甲醛磷酸缓冲液中固定。然后经5.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液脱钙,酒精逐级脱水,石蜡包埋。制成5μm薄的切片。用HE染色及Feulgen染色。

    2.Feulgen染色法:见参考文献[组织病理学与组织化学——技术手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42.]。

    3.DNA含量测定:使用OPTON显微分光光度计,先测定细胞核Feulgen-DNA染色吸光谱曲线,以确定测量用单色光的波长(本实验为500nm和560nm)。用双波长法[组织化学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21.]对各期骨痂内间充质细胞、骨生成细胞,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骨细胞核的透光度进行测定。计算出每个细胞核的Feulgen-DNA含量(以任意单位表示:Arbitrary Unit,简称AU)。每片测定细胞数100个以上。以淋巴细胞的DNA-AU作为2c(2 components)。对各期数据进行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二、结果

    1.HE染色组织学表现:骨折后第2天在骨内、外膜及血肿处有大量的间充质细胞,骨生成细胞活跃增殖,第7天就可见到明显的透明软骨骨痂形成。其周围可见有少量的梁状新骨形成。在骨折后第10天软骨骨痂形成进入高潮,从第14天开始透明软骨逐渐被骨小梁替代,至21天及28天则以骨小梁形成占据优势。基本上替代了软骨性骨痂。到第90天则见有板层骨形成,且占据优势。

    2.DNA含量测定结果:从DNA均值中可看出整个骨折愈合过程划分成2个时相,即细胞核DNA含量增高相(P<0.01),出现于骨折后第2天、第4天、第7天(分别为12±5、10±4、9±4 AU);细胞核DNA含量正常或接近正常相,出现于正常骨骼和骨折后第10(8±4 AU)、14、21、28(各为7±4 AU)、90(7±3 AU)天。

    三、讨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骨折后第2天DNA复制十分活跃,随后就逐渐下降,在骨折后第21天及以后则与正常骨骼均无明显差别(P>0.05)。这与 Tonna等用3H-TdR脉冲标记放射自显影法研究的结果接近[J BoneJoins Surg 1961;43(A):352.]。

    骨折后第10天开始出现明显的DNA复制及细胞增殖的抑制。此时出现了明显的透明软骨,表明修复细胞增殖抑制与透明软骨的出现有密切关系。也可能与骨不连接等疾患的发生有关。

    (1989年5月3日收稿 同年9月15日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