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杂志》 > 1990年第7期
编号:10225404
改进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方法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0年第7期
     作者:王徽 郑丽茹 宋建国 公纯秀

    单位:(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 130021)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00714

    我院于1988年7月~1989年5月对36例肺部疾病患者做了支气管动脉造影(BAG),并改进了造影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6例患者,男30例,女6例,年龄22~69岁。其中肺癌31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结核1例。31例肺癌中鳞癌15例,腺癌4例,未分化小细胞癌7例,大细胞癌1例,不明4例。

    二、方法

, 百拇医药     1. 穿刺点的选择:一般Seldinger法是在腹股沟韧带下约1cm得穿刺。我们的经验是将双侧腹股沟韧带下约1~3cm能触到股动脉搏动的范围分为3个穿刺点:韧带下1cm处(A点)、2cm处(B点)、3cm处(C点),见图1。我们认为首次应从C点穿刺插管为宜。

    2. 导管的选择与制备:将日本产6.5Fcobra型导管加以改进制成图2,3。导管L为导管尖端距导管主干的距离,其值应小于胸片所示的胸主动脉直径,约在20~25mm范围内。导管H是尖端至导管弓顶的垂直距离,为15~20mm。A段为导管最前端的弯曲部分,为6~8mm。左右侧BAG导管的正位形状均同图2所示,但侧位形状不同,左侧导管的A段向右与主干成角约15°,右侧与主干不成角。导管尖端外径小于1.5mm。

    图1. 股动脉穿刺点 图2. 右侧BAG导管 图3. 左侧BAG导管
, 百拇医药
    导管塑型方法:准备两个水杯,一杯放约90°C热水,另一杯放凉水,一条长20cm的细铁丝弯成图2,3所示的形状,作为导管芯从导管前端插入管腔内使导管与管芯形状一致。然后置热水杯中2~3分钟,再置于凉水杯中2分钟,如此反复10余次,放置12小时以上再用。

    3. 操作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后,将导丝、导管依次插入股动脉,并送至支气管分叉附近,轻柔、缓慢移动导管。一旦嵌顿,试验注射60%复方泛影葡胺1~2mL,如显示靶支气管动脉影像后,连接高压注射吕。造影剂总量为15ml,压力2.1kg/cm2,流速5ml/s,连续摄片。

    4. 摄片程序:国内外成熟的摄片程序为1秒1张,连续摄片5~16秒[1~5]。我们参考国内外文献后对摄片做了改良,即延迟0.5秒注入造影剂,0秒、1秒、3秒、5或6秒、8秒及9秒连续摄片各1张,其中0秒片为平片。

, http://www.100md.com     三、讨论

    1. 提高插管成功率的几点体会:(1)必须掌握支气管动脉的正常解剖和变异(2)正确选择导管型号及形状是插管成功的关键。右肺病变应使用图2所示的导管,左肺病变则采用图3导管。(3)本组3例动脉硬化合并髂血管痉挛,导管通过困难,经肌注罂粟碱30~60mg,20分钟后痉挛缓解,插管才顺利进行。(4)合理设计及选择股动脉穿刺点,为多次BAG创造条件。每一次插管后,穿刺激局部的皮肤愈合后均形成瘢痕硬结,其范围约5~10mm。为了避开硬结,保护导管并将其顺利插入股动脉,我们在两侧穿刺局部各3个穿刺点,首先应从最下部穿插刺点(C点)进针,依次上移。本法亦适用于其他需多次穿刺股动脉插管的血管造影。

    2. 关于摄片程序的设计:

    根据我们的经验,肺癌瘤体染色最佳期多在5或6秒片出现。本组15例鳞癌中,13例(87%)是在6秒片显示最佳,2例出现在8秒片。4例腺癌中3例瘤体染色在6秒片清晰可见,1例出现在5秒片。8例未分化癌瘤体染色均出现在5秒片(图4~6)。此外,如有肺癌中支气管动脉与肺动(静)脉短路现象则预示肺动(静)脉受侵[6],不宜手术治疗。本组有3例(10%)肺癌,其动(静)脉短路在6秒片隐约可见,8、9秒片肺静脉主干及其分支显示最清楚(图7~9)。因此,我们对鳞癌及腺癌病例采用0、1、3、6、8及9秒连续摄片各1张。对未分化癌则采用0、1、3、5、8及9秒连续摄片各1张。经99次BAG证明,我们所改进的选择性支气管造影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胶片用量少,费用低。(2)动静脉及毛细血管期显示清楚,从而能确切地观察肿瘤染色程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程度为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3)平片可疑肺癌而用其他方法(包括痰癌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及经皮肺穿刺活检)均未能证实者,此方法亦能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支气管扩张、结核等引起的大咯血患者行BAG时则采用1秒、3秒及5秒连续摄片各1张,能显示出血部位,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提供确切依据。目前,国内现有摄片程序不能确切反映肿瘤染色程度及范围,对某些病例动脉短路亦无法得知[4,5]。而国外摄片程序虽能获得BAG各期的全部信息,但胶片用量大,费用高[1~3]。所以本支气管动脉造影方法简便、安全,适于肺部多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 百拇医药
    图4 左肺下叶背段未分化大细胞癌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1秒片:左支气管动脉分上下2支,分布于肺门区及瘤区

    图5 与图4同一病例,支气管动脉造影3秒片:左肺门淋巴结及瘤区均有广泛增生的异常血管

    图6 与图4同一病例,支气管动脉造影5秒片:淋巴结及肿瘤的内上2/3区均可见肿瘤染色,提示左肺门淋巴结转移(已经手术证实)

    图7 右肺上叶尖后段鳞癌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3秒片:动脉期,肿瘤区异常血管广泛增生呈网状管壁不规则

    图8 与图7一病例,支气管动脉造影6秒片:毛细血管期,肿瘤轮廓清楚,病灶下部可见肺静脉分支提前显影(B-P短路)
, 百拇医药
    图9 与图7同一病例,支气管动脉造影9秒片:肿瘤下部肺静脉分支及其主干均清楚显示参考文献

    1. 铃木谦,他.气管支动脉造影.临床放射系 1983;28:1213.

    2. 尾形利郎,他.气管支动脉造影なちびに气管支动脉内制癌投与について.日本胸部临床 1978;37:602.

    3. 渡洋宇,他.气管支动脉造影像とその临床的意义.日本胸部临床 1976;35:917.

    4. 贺国辉,等.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治疗晚期肺癌(附17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 1989;23:51.

    5. 王振堂,等.支气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肺癌.中华放射学杂志 1988;22:216.

    6. 田努,他.肺癌にぉける气管支动脉と肺动静脉との吻合について.肺癌 1977;17:127.

    (1989年9月1日收稿 1990年2月10日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