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3年第6期
编号:10225743
晚期血吸虫病毒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3年第6期
     作者:熊 勇 桂稀恩 杨自成 骆名其 胡 军

    单位:430071 武汉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熊 勇,桂稀恩,杨自成,骆名其);江陵县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胡 军)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30620 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巨脾型及脾切除患者嗜中性白细胞(polymorphnuclear neutrophils,PMN)吞噬功能,对探讨晚血患者抗感染免疫及脾切除对其影响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对此方面的研究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晚血患者67例,其中巨脾型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43.6±14.5岁;脾切除患者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41.7±10.8岁;正常人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33.7±6.8岁。全部研究对象HBsAG、抗HBc、抗HCV阴性。
, 百拇医药
    2.PMN吞噬、杀菌功能及血清调理作用的检测:参照Harvey等80年代建立的同位素技术检测PMN吞噬、杀菌功能的实验方法〔1,2〕。(1)PMN悬液及靶菌悬液制备:分离静脉血PMN,以培养液(RPMI1640)调整至2×106/ml;白色念珠菌37℃生长24小时为靶菌,调整至8×106/ml。(2)吞噬功能:实验管含待检者PMN悬液0.4ml、靶菌0.5ml、待检者血清0.05ml、培养液0.05ml;对照管含靶菌0.5ml、待检者血清0.05ml、培养液0.45ml。置入37℃水浴恒温振荡器孵育,每10分钟颠倒混匀1次,50分钟完成第1次孵育。从各管中取0.1ml加入培养板,另加培养液0.1ml、3H-Uridin(7×105Bq/ml)0.01ml,37℃孵育50min,完成第2次孵育。用多头细胞收集器收获后液内测量分钟计数(cpm)。吞噬指数(PI)按以下公式计算:

    PI=(1-(试验管cpm)/(对照管cpm))×5
, 百拇医药
    (3)杀菌功能:同上完成第1次孵育,超声处理50S(3mA)以释放吞入的靶菌,以下步骤同PI检测。杀菌指数(KI)计算方法同PI。(4)血清调理作用:患者血清与正常人PMN或正常血清与晚血PMN混合孵育,所测PI、KI与正常血清混合正常PMN所测PI、KI进行比较。

    3.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采用免疫单向扩散法检测Fn浓度。按常规方法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二、结果

    1.晚血患者PMN吞噬杀菌功能及脾切除对其影响:37例晚血患者PMN的PI为2.4±0.6、KI为2.0±0.5,均明显低于20例正常人PI(3.3±0.4,P<0.01)及KI(3.0±0.4,P<0.01);但巨脾患者(19例)的PI(2.4±0.6)及KI(2.0±0.4)与切脾患者(18例)的PI(2.5±0.7)及KI(2.1±0.7)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2.血清调理试验:为探讨晚血患者吞噬功能障碍是PMN缺陷或血清调理作用降低所致,进行以下试验:(1)22例正常人PMN在晚血患者血清作用下PI(2.7±0.7)及KI)2.2±0.7)明显低于正常人PMN在自身血清调理下的PI(3.3±0.4)及KI(2.9±0.4),两项指标均P<0.01。(2)12例晚血患者PMN在正常血清调理下的PI为3.3±0.5,与26例正常人的PMN在自身血清调理下的PI值(3.3±0.4)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3)分别将11例巨脾患者及切脾患者血清与正常人PMN孵育检测PI及KI,前者PI为2.7±0.5,KI为2.2±0.6,后者PI为2.7±0.9,KI为2.3±0.8,两项指标均P>0.05。

    3.晚血患者血清Fn浓度及脾切除对其影响:43例晚血患者Fn为0.09±0.07g/L,30例正常人Fn为0.21±0.06g/L,P<0.01;切脾患者(21例)Fn为0.12±0.08g/L,巨脾患者(22例)Fn为0.05±0.04g/L,P<0.05。
, 百拇医药
    4.切脾对PMN的影响:切脾患者(26例)的PMN为4.0±1.6×109/L,巨脾患者(21例)患者PMN为2.5±1.6×109/L,P<0.01。

    三、讨论

    本研究表明,巨脾型晚血患者PMN吞噬及杀菌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由于晚血患者PMN在正常血清调理下吞噬功能可恢复正常,而正常人PMN在晚血患者血清作用下吞噬功能明显降低,揭示晚血患者吞噬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血清调理作用下降而不是PMN本身的缺陷。吞噬及杀菌功能障碍可能是晚血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脾脏切除后Tuftsin生成障碍,机体抗细菌感染功能下降,凶险感染发生率增高,因此应对切除正常脾脏(如脾外伤)持慎重态度。本文资料表明,与外伤切脾患者不同,晚血巨脾患者脾切除后吞噬杀菌功能及血清调理作用未进一步下降。吞噬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Tuftsin只是其中之一。Fn是一种非抗体非补体的重要调理素,巨脾切除后Fn浓度回升。据文献报道,晚血切脾患者抗体、补体未下降,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增加〔3~5〕。这些都可能是脾切除后晚血患者吞噬杀菌功能未进一步受损的原因。此外,切除巨脾能有效解除脾功能亢进,PMN数量回升,这对改善患者吞噬功能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得到张治道、李奉资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Harvey DM,Sheppard KJ,Fletcher J.A method for measuring rate of neutrophil phagocytosis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or Candida guillier mondii using uptak of tritiated uridine.J Immunol Meth,1986,93:259.

    2 Husseini RH,Hoadley ME,Hutchinson JJP,et al.Intracellular Killing of Candida albicans byhuman 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s: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of assessment.J Immunol Meth,1985,81:215.

    3 王锡麟,周岳明.血吸虫病患者脾切除后免疫功能的探讨.中华外科杂志,1988,26:483.

    4 李锡官.晚期血吸虫病血清补体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南京医学院学报,1988,8:123.

    5 马北了,桂稀恩,史海安.脾切除对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腹部外科杂志,1991,4:156.

    (收稿:1992-10-24 修回:1993-03-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