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3年第6期
编号:10226396
回盲部胃粘膜异位症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3年第6期
     作者:乔 华

    单位:100016 北京酒仙桥医院内科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30625 患者男,60岁。因右下腹包块5年伴间断腹部疼痛,于1991年11月入院。体检:体温37.3℃,脉博80次/分,血压15.96/10.64kPa(120/78mmHg)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一质较硬,条索状,较固定的5cm×3cm的包块,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便潜血阴性,血沉31mm/h。OT试验L:1:10000阳性。胸部X线片:右肺门可见少量钙化斑块。钡灌肠:盲肠充盈欠佳,回盲瓣显示,回肠末端肠壁欠完整,可见局限性狭窄。全消化道造影:回肠中下段粘膜紊乱。纤维结肠镜:回盲瓣口处粘膜充血,水肿,周围溃疡形成,未见息肉及肿物。病理活检,回盲部粘膜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急性炎症反应及新鲜出血。入院后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改用抗结核治疗,症状一度好转,抗结核治疗3个月,患者突然发热,右下腹疼痛加重,腹部包块增大,行剖腹探查术,见回盲部肿块5.0cm×10cm×5.0cm,表面不光滑,充血,水肿,肿块向腹癖及后腹膜浸润,并与小肠回肠多处粘连,行右半结肠及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出院。病理报告:胃粘膜异位症,含胃主细胞及壁细胞的胃粘膜组织呈跳跃式出现在盲肠,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的肠粘膜上,可见溃疡,穿孔,局部形成炎性包块(图1,2)。

    图1 肠粘膜异位的胃体腺 HE×100

    图2 左半部分为胃体腺,右上角肠粘膜腺体 HE×100

    讨论:胃粘膜异位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绝大多数为儿童。多数病变在空肠,多数病人表现为慢性反复性肠套叠,肠梗阴引起的腹痛,长梭形。由于它具有分泌盐酸及胃蛋白酶的功能,可引起消化性损害,发生小肠溃疡,穿孔,出血,可以恶变为腺癌。此病诊断较困难,钡剂造影可发现息肉样充盈缺损。当患者有腹性时,可见到肠套叠,近侧空肠粘膜水肿,扩张,呈椿栅栏状,丛状伴远侧包块可提示此病。[Radiology 1987;60:710]治疗方法:病灶可用高频电灼,激光;较大的病灶应手术切除。此外,不能接受手术切除的病人可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控制结肠溃疡形成及出血。

    (收稿:1992-10-15 修回:1992-2-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