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3年第9期
编号:1022650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31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3年第9期
     作者:师龙生 朱炳光 段留新 邓 琦 李增运

    单位: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30917 我院于1991年10月~1993年2月,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LC)831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

    1.一般资料:男157例、女674例,年龄18~76岁,平均45.4岁。其中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738例,胆囊结石伴急性炎症69例,胆囊息肉24例。患者合并早期肝硬变6例,高血压症(Ⅱ期)17例。糖尿病88例,冠心病、房室性早搏等心脏疾患101例。有腹部手术史149例,其中胃穿孔修补3例,胃大部切除1例,肝包虫内囊摘除1例,剖腹产38例,子宫全切5例,宫外孕手术18例,结扎术37例,阑尾切除62例,右肾癌根治1例。术中见有不同程度粘连235例。
, 百拇医药
    2.手术方法:807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因有气管内麻醉禁忌者24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放置胃管(术毕拔除)。在脐下缘或上缘做10mm弧形切口,插入气腹针充CO2气体,压力达1.60~1.87kPa(12~14mmHg)后拔针,通过该切口穿入10mm套管针,置入带摄像系统的腹腔镜,观察腹腔内脏器。确定可行LC后,在右肋缘下2~3cm处于腋前线,锁骨中线及剑突下分别做5mm、5mm、10mm切口,在内镜监视下穿入相应套管针,插入相应器械。摇床成头高20°~30°,左斜10°~15°。第一助手掌握腹腔镜,随时调整视野,保证所有器械在视野内移动并进行操作;另一助手由腋前线套管插入无损伤钳或吸引器,向上牵引胆囊或向下推压肠管、网膜协助显露,必要时冲洗或吸引。术者左手持无损伤钳口锁骨中线套管穿入,牵拉胆囊显露胆囊三角及肝门结构;右手持由剑突下套管插入的分离钩,用电凝分离法解剖,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上钛夹剪断,剥离胆囊约2/3后,从胆囊底逆切直至切除胆囊。电凝止血彻底后,冲洗创面,摇平体位,吸净冲洗液,由脐部或剑突下切口取出胆囊。脐部及剑突下切口各缝合一针,余切口用“创可贴”粘合。
, 百拇医药
    二、结果

    本组手术全获成功,剥离胆囊时有51例破损,5例放置引流。术后补液,并用抗生素2~4天,切口3~4天拆线,无裂开。术后最早5小时下床,平均11.4小时。肠功能恢复,最早3小时,平均18小时。进食最早5小时,平均21小时。术后出院最快者1天,平均3.5天。发生并发症共16例,较严重并发症7例,其中出血、胆漏各2例,胆总管损伤和胆总管残留结石各1例,均手术治愈,膈下脓肿1例,手术引流治愈。轻型并发症包括脐部切口感染和皮下气肿各2例,右肋软骨炎1例,术后发热住院时间延长4例。有34例因胆囊急性炎症、粘连严重而无法施行LC而改做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占4.1%(其中2例为胆囊十二指肠瘘)。

    三、讨论

    1.LC的适应证:在开展此技术初期,应选择非急性期,局部条件较好的病例,随着经验不断丰富,适应证可逐渐放宽。凡胆总管通畅,无内科禁忌证的良性胆囊疾患,需做胆囊切除者,均可用此术式。以下情况应慎重:(1)胆囊急性炎症期;(2)有上腹部手术史者;(3)病史中急性发作黄疸者;(4)口服胆囊造影剂不显影,结合B超提示胆囊萎缩或胆囊增大、壁厚者。
, 百拇医药
    2.手术要点:LC是通过电视平面显像,无立体感;通过器械操作,无触觉感。因此术前应重视技术培训和动物实验,首先要掌握腹腔镜的基本操作,包括腹腔镜的放置、人工气腹、腹腔内的操作等,然后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手术。

    胆囊管与胆囊去脉的可靠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要点是胆囊三角的解剖要清楚,胆囊管、胆囊动脉的良好游离和显露,钛夹的适当位置和可靠的钳夹。LC操作时,肝门的解剖是从下向上仰视,易将胆总管视作胆囊管,解剖应从胆囊颈部开始,采用钝性分离法向下游离胆囊管,在距胆总管0.5~0.8cm处上钛夹。对胆囊三角处解剖关系不清楚者,采用半逆行法切除胆囊,即先由三角处向上游离出部分胆囊后,再向下游离胆囊管,这样既可清楚显示胆囊管,避免误伤,又克服了逆切法完全游离胆囊后不便牵引,影响操作和显露的弊病。对胆囊三角粘连严重,确无法解剖和显露者,不勉强行事,改做开腹手术。本组34例改行开腹术中,有2例为胆囊十二指肠瘘。这种术式的改变不能认为是失败或并发症,而是为避免损伤和导致严重并发症的积极有效措施。

    3.并发症的处理:为了确保LC的安全,应重视对呼吸、循环的监测。LC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大,甚至可能发生致命的并发症。对呼吸循环的影响除与气腹有关外,胆囊区的操作对循环影响更大。本组有113例术中发生心律失常,以频发室性心支过速为多见。其中18例术前心电图、心功能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正常,但术中出现心律失常。即停止操作,经处理后继续完成手术。

    (收稿:1993-03-10 修回:1993-05.3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