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4年第3期
编号:10226685
鬼臼乙叉甙过敏三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4年第3期
     作者:史 鹤 龄

    单位:101149北京市胸部肿瘤结核病研究所医院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40327

    鬼臼乙叉甙(Etopsoside,VP-16)是半合成的鬼臼毒素的衍生物。近几年,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笔者在使用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实验药厂(87)生产的VP-16中有出现过敏反应3例,现报道如下。

    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临床及病理诊断: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1例(复治)、小细胞肺癌2例(初治),既往均无输液反应史。

    VP-16使用方法:生理盐水500ml+VP-16100mg静滴,3例患者在静滴含VP-16的生理盐水约20~25ml时,突然出现喘憋、胸闷、气短、颜面潮红、并诉颈部被扼制感,随即不能言语,血压测不清,心率稍快、呼吸粗、快。其中1例出现双肺哮鸣音及湿罗音。即刻停止静脉输注VP-16。1例予苯海拉明40mg肌注并吸氧。5分钟缓解。1例予地塞米松5mg静注并吸氧,30分钟后缓解。另1例女患者有肺内湿罗音,给予生理盐水500ml+可拉明0.75+洛贝林16mg静滴,地塞米松5mg静注,1小时后症状缓解,肺内罗音消失,4小时恢复正常,此患者月前有先锋霉素过敏史。

    综上所述,鬼臼乙叉甙过敏反应为速发型变态反应。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出现过敏反应的症状加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急性肺水肿,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基础者,其过敏症状亦加紧重,临床序予以警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