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8年第1期
编号:10212444
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附8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
     作者:李廷阳

    单位: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 百色 533000

    关键词:颅脑外伤;静脉窦;外科手术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80194 摘要 报告8例上矢状窦损伤的处理方法,讨论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术中迅速控制出血和维持窦腔血流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上矢状窦损伤处理不当,后果十分严重。1996年3月~1998年1月,我院外科对上矢状窦损伤行贯穿结扎、脑膜悬吊、修补缝合8例,术中大出血死亡1例,术后脑水肿并急性肾功衰死亡1例。笔者就这8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问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2~49岁,损伤至手术治疗的最短时间是30min,最长8h。
, 百拇医药
    1.2 损伤原因 刀砍伤2例,石块砸伤2例,交通事故伤3例,脑手术误伤1例。

    1.3 损伤部位及类型 上矢状窦前1/3段裂伤2例;中1/3段两处以上挫裂伤4例,单处裂伤1例;中后1/3段多处裂伤1例。

    1.4 症状体征 清醒5例,昏迷3例;头痛、呕吐2例;一侧肢瘫4例;失语1例;左眼失明1例。术前X线、CT检查发现颅骨骨折并硬膜外血肿7例,脑肿瘤1例。

    1.5 治疗方法 单纯结扎2例,硬脑膜悬吊2例;明胶海绵贴附后用帽状膜或骨膜修补4例。

    2 结果

    痊愈6例,死亡2例,其中死于严重失血不可逆休克者1例,术后并发脑水肿、急性肾功衰死亡1例。

    3 讨论
, 百拇医药
    上矢状窦损伤在颅脑外伤中较为常见,本组有1例为开颅手术中误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邻中线部位的肿瘤,尤其是脑膜瘤,上矢状窦可能是肿瘤的血流供应或引流渠道,术中极有可能损伤上矢状窦,应在术前有思想准备,要在备足血源的情况下手术。上矢状窦损伤出血往往十分凶猛,处理困难,死亡率高达22.5%[3]。上矢状窦损伤处理方法有多种,韩金战报告碎肌肉及明胶海绵贴附后用大骨片复盖压迫,起到固定止血作用,同时又省去了去除颅骨片后的Ⅱ期手术(颅骨成形术)[4],但不适用开放性损伤、污染严重的病例。Berrley等用带塑料套管的自体大隐静脉为2例患者行搭桥术,结果1例获得成功,国内李招贤用人造血管搭桥术也获得成功[2,5]。但搭桥术耗时久,血流阻断时间长,可产生术后脑肿胀等严重并发症,在急诊手术的条件下难于实施。

    本组有2例前1/3段上矢状窦损伤,行贯穿结扎,能迅速有效地止住出血,一般认为是较安全的手术[1,2]。中1/3、后1/3段上矢状窦损伤,必须设法修补[1~3]。近2年来,我们遇到不能结扎的上矢状窦损伤6例,约占同期颅脑损伤的1.82%,明显高于国内方绍明[1]和曹国祥[2]报告。本组有2例分别行单侧或双侧硬膜悬吊取得成功。4例用帽状腱膜或骨膜修补,具体做法是:①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阻断裂口两端血流,在无血条件下操作,同时又避免了空气栓塞;②明胶海绵贴附裂口,剪取适当大小的帽状腱膜或骨膜覆盖之,用小圆针4-0丝线缝合固定在静脉窦上,然后去除动脉夹,视渗血情况加缝数针。交界于前、中1/3的上矢状窦裂伤究竟是修补还是结扎?这种情况我们遇到1例,先行贯穿结扎,10min后额叶脑肿胀明显,不得已解除结扎丝线,再次修补失败后病人死于失血性休克。修补术中血流阻断多长时间是安全的呢?文献无明确报道。有1例后1/3段矢状窦多处裂伤,由于修补时间长,血流阻断时间长,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加强脱水治疗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 http://www.100md.com
    静脉窦损伤致命性危险是大失血。同时,可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6]。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比较困难,术前应尽可能做好各种准备,如备足血源和多管道静脉输血途径等。术中尽快查明窦壁损伤的形式和范围后,术者要当机立断地采用结扎、悬吊、修补等措施。上矢状窦修补时,既要迅速控制致命性大出血,又要做到尽可能维持窦腔血流通畅,因静脉窦出血凶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病人可因休克于术中迅速死亡;然而上矢状窦是颅内主要静脉回流通路,突然阻断时间太久,也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方绍明.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附64例报告).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80;6(2):96

    2 曹国祥,李润林,徐恩相,等.颅内静脉窦损伤的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1):35

    3 黄恩庆,王久珠,易章超,等.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111例临床总结.中华外科杂志,1989;27(1):166

    4 韩金成.大骨片复位压迫治疗上矢状窦广泛破裂.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100

    5 李招贤.人造血管搭桥术治疗上矢状窦断裂.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1(1):39

    6 石祥恩.颅内静脉窦的病变与外科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1):50

    收稿日期:1998-01-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