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创伤杂志》 > 1998年第1期
编号:10228082
心脏介入性诊治中医源性损伤七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创伤杂志》 1998年第1期
     作者:刘建林 黄庆恒 李兆志

    单位:710061 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

    关键词:

    中华创伤杂志980137 临床资料 本组3例,女4例;年龄27~41岁,平均32.6岁。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并发心脏穿孔、急性心脏压塞5例;心内膜活检引起右室壁穿透1例;选择性右心腔造影,高压注入造影剂,穿透心壁1例。全组患者诊治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突然胸痛、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过速。4例胸透发现心影扩大;3例完成介入治疗后,在监护室内出现心脏压塞表现,超声心动图示心包腔内有中量积液。结果:急诊行剖胸探查手术4例,清除心包积血,缓解心脏压塞。其中3例同时进行了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另外3例经心包腔穿刺,置细管引流,严密观察下未见有继续出血。全组均治愈。

    讨论 医源性心脏穿通伤只要高度警惕,诊断较容易。急性心脏压塞是其主要表现,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所致的心脏穿孔多数是因房间隔穿刺时误穿了心房壁,少数发生于房间隔扩张或球囊穿过房间隔进入左房时。患者多数在操作过程中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等临床表现。X线透视下可见心影扩大、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房壁穿孔较小,心包腔缓慢积血者往往不表现出典型的心脏压塞症状。一般认为,短时间内心包腔积血达150~200ml时,才出现静脉压升高,动脉压相对降低。因此,介入性操作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为重要,必要时,胸透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心包腔穿刺在诊断和治疗中均有价值。对介入性检查所致的心脏穿孔并少量心包腔积血、症状不明显者,可在严密观察监护下保守治疗。对心脏穿孔较大、急性心脏压塞征严重者,要尽快解除心脏受压状态,心包穿刺可缓解症状,积极手术治疗。剖胸探查,清除心包腔积血,修补破裂口,同时对介入治疗无效或不满意的患者行原发疾病的外科治疗。如本组3例在清除心包腔积血后,同时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

    (收稿:1997-05-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