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212384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2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
     作者:杨莎蒂

    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柳州 545001)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397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上较少见,其临床表现特殊,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我院遇到2例均经剖腹探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

    例1,患者,27岁。G2P0,宫内孕41+1周。孕期血压正常,无黄疸、发热及上腹部疼痛等。入院后因延期妊娠于分娩前晚给服蓖麻油煎蛋诱导宫缩,食后未见腹泻。1997年5月16日凌晨4∶00临产,11∶50顺娩1男婴,母婴正常。产后进食即出现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无腹痛、腹胀。产后第1天,反复上症,并感暧气、腹胀,产后一直无肛门排气,给予对症治疗。产后第3天,T38℃,HR120次/min,BP14.63/9.31kPa。体查:心肺正常,腹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肠鸣弱,移动性浊音(+),宫底耻上3横指,无明显压痛,恶露血性无臭味。实验室检查:血WBC22.1×109/L,N 0.95,腹穿抽出黄色混浊腹水,常规检查:PC(+++),淀粉酶514.3苏氏单位,请外科会诊,初诊: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肠梗阻?胰腺炎?决定剖腹探查,开腹见腹腔内约700ml混浊性腹水、大网膜、肠系膜见大量散在皂化斑,胰腺局灶性坏死。行胰腺被膜剥除,清除坏死组织,腹腔多管引流,术后综合治疗,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例2,患者,26岁,G2P0。妊娠39+6周,因上腹部胀痛2h伴呕吐4次,于1987年9月4日凌晨入院。本次妊娠无高血压、上腹痛等。1988年患“胆道蛔虫”已治愈。患者于入院前晚餐后(进食稀饭)3h突感上腹部胀痛不适,并向肩胛及腰部放射,无畏寒,伴低热,呕吐胃内容物4次,无反酸、嗳气、腹泻等。体查:T37.5℃,P110次/min,BP13.3/8kPa,心肺正常,全腹软,左上腹部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存,肝浊音界正常。实验室检查:血WBC7.3×109/L,N0.89,血淀粉酶110苏氏单位。请外科会诊,初诊: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水肿型)。剖宫产后探查双侧附件正常,向上延长切口,探查胃十二指肠正常,胆囊及胆总管未触及结石,全胰腺肿大,充血呈淡红色,未见坏死灶及皂化斑,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水肿型),行胰被膜切开引流术。术后13天,患者诉上腹部疼痛,次日出现高热。B超检查示胆总管结石并扩张,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积液。术后18天,再次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左外叶切除术。术后综合治疗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妊娠并发胰腺炎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病原因与妊娠期高脂血症、胆汁粘稠瘀积或合并结石、手术创伤、精神因素及术后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等有关。妊娠引起高脂血症使胰腺血管被凝聚的血清脂质颗粒栓塞、腺泡细胞发生急性脂肪浸润以及高浓度的胰腺脂酶分解血清甘油三脂,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引起血管微血栓或损害微血管壁引起胰腺炎[1]。妊娠期高血清孕酮水平能引起胆管张力过低,减少胆囊的排空,使胆汁瘀滞、胆固醇升高加上钙的沉积形成小结石。当剖宫产术后胆囊排空及胆道张力增加使小结石间断从胆囊排到胆总管引起暂时的胆道口括约肌梗阻引起胰腺炎[2]

    由于妊娠晚期常出现食管反流,引起恶心、呕吐、上腹痛等不适,加之子宫增大,腹部膨隆,或产后子宫回缩至盆腔内,使腹壁更加松弛,使做为诊断急腹症依据的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变得很不典型,难以识别,如例1,产后进食出现恶心、呕吐、误认为是胃肠功能紊乱,使观察等待的时间过长,致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再采取手术,从而增加了抢救的难度及病人的痛苦。
, http://www.100md.com
    总结以上2例,我们认为,妊娠晚期或产后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尤其对出现发热、腹膜刺激征,又不能用产科原因解释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胰腺炎的存在,及时行血清淀粉酶测定及诊断性腹穿抽腹水协助诊断。腹腔穿刺是简便、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方法,有人提出腹穿抽出富含淀粉酶的血性液体,诊断为坏死性胰腺炎的符合率100%[3]。有条件做B超或CT检查也可提供诊断依据。总之,产科医师应详细询问过去病史,全面分析病情,以防延误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贾玉杰,斐德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实用外科杂志,1992;12(12):655

    2 黄小强,译.对妊娠期和产后胆石性胰腺炎的处理.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89;(5):301

    3 王宇,许元弟,薛建国.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实用外科杂志,1992;12(12):631

    (1997-12-22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