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08625
子宫内膜乳头状腺纤维瘤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付静 张雁军

    单位:付静(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聊成 252000);张雁军(妇产科)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腺纤维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990129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7.33;R7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1-0087-0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4岁。绝经8年,阴道不规则流血40余天,量较多,淋漓不尽,无血块,无恶臭味,无烂肉或水泡状物排出。B超提示:子宫粘膜下平滑肌瘤。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如妊娠80天大小,活动,质硬,无压痛。术中见:子宫增大,表面光滑,切开见宫腔内充满灰褐色肿物。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报告:子宫内膜乳头状腺纤维瘤。
, 百拇医药
    2 病理检查

    2.1 肉眼观察 子宫加单侧附件,宫腔已切开,其内充满灰褐色肿瘤组织,大小4 cm×3.5 cm×3.5 cm,部分呈水泡状及大小不等的囊状,直径0.5 ~2 cm不等,刺破后有清液流出。肿物切面呈灰白间紫红色,质地软韧相间。

    2.2 光镜观察 肿物生长于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分界明显(图1)。瘤组织由上皮和间叶组织共同组成,间叶纤维组织,被覆柱状上皮形成许多钝乳头状结构(图2)。上皮成分以柱状上皮为主,散在小片鳞状上皮。部分柱状上皮细胞形成腺腔,大小不等。间叶成分主要是疏松的纤维组织。各种上皮及间叶组织均呈良性形态,细胞无异型及核分裂象(图3)。

    图1肿瘤生长于子宫内膜,呈乳头状突向宫腔,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楚。HE×100
, 百拇医药
    图2乳头表面被覆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间质为疏松纤维组织。HE×200

    图3上皮细胞及各种间质纤维细胞皆无异型,无核分裂象。HE×400

    3 讨论

    子宫内膜乳头状腺纤维瘤极为罕见。1971年Abell报道了3例发生于宫颈部的,同年Teilum报道了发生于内膜的同样肿瘤,而国内文献罕见报道。发病年龄46~84岁,绝经后多见。主要症状是腹部包块,阴道不规则流血,若肿物靠近颈管可有息肉状物自颈管脱出或有息肉摘除术史。本瘤病理诊断有以下特点:(1)生长于子宫内膜多见于子宫后壁呈息肉状,水泡或小囊状突向宫腔,水泡或小囊直径大小不一,充满宫腔,有的息肉有蒂呈指状突向宫颈管。与肌层分界清楚。(2)组织学形态由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构成,上皮可为腺上皮、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上皮组织覆盖纤维间质形成乳头,小囊状结构,二者皆无异形。
, 百拇医药
    由于本瘤临床及病理极为罕见,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苗勒管腺肉瘤,本病与腺肉瘤同属苗勒管来源的肿瘤,二者大体形态及镜下极为相似,后者间质成分是恶性,上皮部分的腺体似增殖期子宫内膜,同时肌层有浸润。但有时间质成分的恶性区域由于分化不同或取材局限易被忽视而诊断为前者,故要强调多取材或连续切片,特别注意肿瘤与肌层交界处有无浸润。(2)子宫内膜息肉,二者肉眼均呈息肉状,内膜息肉生长较局限,表面光滑,柔软,间质中有较多形态不规则的腺体。前者间质纤维较多,水肿明显,接近上皮的间质细胞丰富,核较肥大,但无异型性,核分裂象无或极少见。

    子宫内膜乳头状腺纤维瘤一般认为是与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相对应的良性肿瘤,来自苗勒管,可向上皮和间叶组织两方面分化。组织学和临床均呈良性经过。由于肿瘤基底宽阔,占据宫腔面积较大,刮宫或单纯肿瘤摘除不易彻底治疗,故主要治疗方法是行子宫切除,术后一般不复发。对该例病人随访3年,至今情况良好。

    参考文献

    1,Abell MR. Papillary adenofibron of the uterine cervix. Am J Obste Gynecol, 1971;110:990

    2,王德延编著.肿瘤病理诊断.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533~534

    3,陈忠平编著.妇产科病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45~146

    (图片见插页第12页)

    收稿日期:1998-10-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