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1783
B超对钝性腹部创伤的评价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1期
     作者:杨映弘 蔺宗义 王静

    单位:四川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617067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132

    腹部超声、诊断性腹腔灌洗(DPL)、CT是钝性腹部创伤常用的诊断手段,但近年来B超对钝性腹部创伤的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1~3]。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8例钝性腹部创伤,评价了B超诊断腹内脏器损伤需手术治疗的能力。

    资料和方法

    1993年8月~1997年12月钝性腹部创伤住院病人198例,男116例,女82例。年龄7~68岁。常见损伤原因为车祸、坠落。伴四肢骨折18例,胸部损伤14例,颅脑损伤11例,骨盆骨折17例。病人入院后根据B超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两类:①立即剖腹探查,②保守治疗并密切观察,必要时重复B超,如病人情况不稳定或B超提示腹内液体逐渐增加,立即剖腹探查。
, 百拇医药
    根据Bode[1]定义,以B超正确显示需急诊剖腹探查者为真阳性;B超错误显示需急诊剖腹探查者为假阳性。B超无急诊剖腹证据而又被其它检查或临床随访证实者为真阴性者;B超无急诊剖腹探查证据而又被其它检查或临床随访否定者为假阴性。由此,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不必要的剖腹探查率=假阳性/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

    结果

    本组有116例B超检查结果为真阳性。3例属假阳性。6例为假阴性。真阴性病例共73例,其中48例B超未发现腹内任何病理改变,后重复B超及临床随访与最初B超结果一致;25例B超最初显示腹内有脏器损伤或腹腔积液,经保守治疗痊愈。根据以上数据,本组B超预测腹内脏器损伤需手术处理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96%,准确性95%。阳性预测价值97%,阴性预测价值92%,不必要剖腹探查率2.4%。
, 百拇医药
    讨论

    近年来,在欧洲、日本,B超已广泛用于钝性腹部创伤的诊断[1~3,7]。Bode报告超声诊断钝性腹部创伤需行剖腹探查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100%,准确性99.4%。阳性预测价值100%,阴性预测价值99.4%。我们的结果与Bode的结果相似。

    B超、DPL、CT是钝性腹部创伤常用的诊断手段。然而,DPL为侵入性检查并有1%并发症[2],包括刺破肠道、膀胱、肠系膜血管,同时不能诊断腹腔外损伤,对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凝血机制异常、孕妇则为禁忌。CT诊断腹部创伤的特异性,敏感性高,但费时,并需搬动病人,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人受到限制。

    B超对钝性腹部创伤的诊断有以下优点:①诊断迅速,方便,尤其是腹部创伤常合并出血,血液量与时间成正比,这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准确作出准确。B超在这一点上明显优于DPL、CT。②B超能在床旁进行,不需搬动病人,可在急救同时行B超检查。③B超为非侵入性检查,且较经济,重复性好。④B超对腹腔积液敏感性高,在受伤早期B超主要在于探查腹腔积液,腹腔积液的量对是否急诊手术处理具有意义[3]。病人受伤超过3小时,腹腔积液小于500ml;同时病人一般情况稳定则不必剖腹探查。如在伤后30分钟内腹腔便有500ml血则需剖腹探查[3]
, http://www.100md.com
    B超对空腔脏器损伤诊断不够理想。本组病例中有4例空腔脏器破裂,B超未得到正确诊断,后借临床表现和其它检查确立诊断而行手术。Goletti[2]报告B超指导下的腹穿比DPL更能准确迅速地确定腹腔积液的性质,从而有助于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B超对腹膜后血肿诊断有一些棘手问题。本组3例假阳性均发生于腹膜后血肿。究其原因:①腹膜后血肿失血量大,病人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血肿内的血液和血浆可通过腹膜及腹膜的破裂口渗入腹腔。在这种情况下B超探测出腹腔积液后常可能怀疑腹内脏器损伤而手术。②腹膜后血肿引起麻痹性肠梗阻降低了B超的准确性。因此,对腹膜后血肿病例应根据病人受伤机制解释B超发现,对血液动力学稳定的病人,CT有助于腹膜后血肿的诊断。

    B超预测腹内脏器损伤需手术处理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且为非侵入性检查,诊断迅速、方便,重复性好,在钝性腹部创伤的诊断中,B超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Bode P,Niezen RA,Vugt AB,et al.Abdominal ulrasound as areliable indicator for Conclusive laparotomy in blunt abdominal trauma.J Trauma,1993;34:27

    2 Goletti O,Ghiselli G,lippolis PV,et al.The role of ultrasonography in blunt abdominal trauma;results in 250 consecutive cases.J Trauma,1994;36:178

    3 Glaser K,Tschmelitsch J,Klingler P,et al.Ultrasonography in the management of blunt abdominal and thoracic trauma.Arch Surg,1994;129:74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