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2283
PCR检测中防污染之我见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刘 婷 韩亚平 李 军

    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 210029)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81 近年来,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本室自1991年开展PCR检测工作以来,先后检测了HBV-DNA13500人份,HCV-RNA4200人份,HGV-RNA570人份,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实践证明,防止检测过程中的污染,是保证PCR检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检测中,因防污染一着之失而使整个检测功败垂成之事屡见不鲜,检验结果或呈假阴性或呈假阳性,不得不重新检测。

    PCR检测过程中污染之发生,原因甚多,诸如操作环境净度不够,操作仪器和实验用具消毒不严,标本收集不符合要求等,已为人所共知。然而,操作中某些习惯性失误,因属“细枝末

    节”,则易为操作者所忽视,而污染往往隐藏其间。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杜绝污染,必须严格把握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尽最大努力,消除潜藏于“细枝末节”中的隐患。

    1 离心机的离心孔,有时会成为被清洗的“遗忘的角落”

    在离心过程中,如果试管管盖密封不好,管内的液体可能会溅出来,污染离心孔,如不及时清洗,就会造成标本间的相互污染。为此,实验完毕,离心孔需用1∶2000“84”消毒液擦洗,并用紫外线照射8h以上。

    2 在检测中自始至终只戴一付乳胶手套,是某些操作者的习惯,而污染就常常产生在这种不经意的习惯之中

    一付手套,一以贯之,很容易将上一操作阶段的扩增产物带到下一阶段,造成污染,导致扩增失败。因此,改变上述习惯,在检测的不同阶段及时更换手套,乃是消除污染的明智之举。

    3 反应管盖经常开启,也是引发污染的一个媒介

    以丙肝为例,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管盖前后要开启7次之多,在一开一关之间,极易造成污染。鉴于此,开启反应管盖宜用专门的“小板手”或“消毒卫生纸包裹管盖开启,以免反复开启污染手套,或标本溅出而造成标本间的相互污染。

    4 在通常情况下,试验过程中的防污,常为操作者所重视,而试验结束后的防污,则易被忽视

    特别是试验后的剩余PCR产物被随意弃置的现象,更属司空见惯,结果造成环境污染,乃为常事。就PCR检测而言,为保证防污首尾一贯,善始善终,电泳后剩余的PCR产物,务须及时处理,切忌混入其它操作环境。

    综上所述,造成PCR过程污染的因素虽多,但只要严格操作规程,抓好每一个操作环节,特别注意消除某些习惯性的疏忽,防患于未然,就能将污染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1998-05-22收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