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文选》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23092
儿童解热药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文选》 1999年第1期
     作者:范吕林 荆树汉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范吕林 荆树汉)

    关键词:

    医学文选990197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热药包括中枢解热药和中药制剂解热药。中枢解热药退热的疗效迅速而确切,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但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一些中药的单方和复方制剂在临床的使用率逐步上升,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小儿退热药及其剂型的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1 中枢解热药

    1.1 水杨酸类衍生物 阿斯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ASA),是解热镇痛药中应用最早、最广的典型药物。口服后能迅速自胃及小肠上部吸收,2小时左右血药浓度达高峰。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解热良药,随着临床广泛的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日显广泛[1,2],最普通的有胃肠刺激,引起出血倾向;少数病人出现皮疹,哮喘及过敏性休克。因可以抑制三羧酸循环,可引起负氮平衡,较大剂量可引起虚脱等副作用。近年来,最引人注意的是它可诱发瑞氏综合征(又称为瑞叶综合征)[3],临床上称为急性肝脂肪性脑病综合征,此症常造成死亡,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后果极为严重。因此,欧美国家规定儿童慎用或禁用ASA。但ASA的单方制剂施泰乐、复方制剂小儿退热片、小儿APC片及APC片(新方),目前在国内临床上还广泛地应用。
, http://www.100md.com
    1.2 苯胺类衍生物 本类药物的有效母体为苯胺,但苯胺毒性过大,经对位羟化后可使毒性稍减,再以乙酰氨基取代氨基,则毒性更为减低而药效不变,故目前常用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PCL)是美国90%的儿科医师和药剂师推荐为儿科的首选解热药[4,5]。为非那西丁或乙酰苯胺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确切解热镇痛作用。抑制脑内前列腺素的合成、释放作用较阿斯匹林强,对胃肠刺激小,不引起出血,但偶尔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出现发绀。口服吸收快而安全,服后30~60min血药浓度达高峰,PCL主要在肝脏中被结合成硫酯和葡萄糖醛酸聚合物的衍生物,少量形成有毒的芳香基中间产物。剂量为每次10~15mg/kg,当其蓄积量超过了肝脏结合能力时,如大于150mg/kg,有毒的芳香基中间产物将会对肝脏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因而不应给幼儿服用500mg/片的剂型,例如:只服用3片500mg的PCL就能对小于10kg体重的婴儿造成危害[6]。PCL单方制剂泰诺和斯耐普-FR在儿科较常使用,与其它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也日渐增多,使用率有上升趋势。陈新谦、金有豫[7]认为,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应避免使用PCL。由于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的现状,为防止对婴幼儿发育不全的肝、肾造成损害,婴幼儿是否适用PCL问题应持慎重态度。
, http://www.100md.com
    2 中草药制剂

    2.1一些中草药的复方和单方制剂,如维C银翘冲剂(片)、圣济感冒灵片等结合了中西药各优势,使其具有快速退热作用又有中药解表清热作用,起到标本兼治的综合功效,在临床上备受欢迎。近几年用于临床的双黄连注射剂及口服制剂为纯中药制剂,由于具有解热平稳、可靠、抗病毒等也较普遍地使用,但双黄连注射液静滴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屡见报道,主要有局部刺激症状(静脉炎)、过敏反应(头晕、恶心)、过敏性紫癜[8]、过敏性休克等[9]。其口服液虽未见不良反应的报道,但主药双花、黄岑、连翘等,性味带苦,给儿童口服的依从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2.2 牛磺酸(Tau)是已被肯定具有解热作用的药物[10,11],它是一种人类早期发育阶段的必需氨基酸,长期使用无副作用,对最常见的儿童上感引起的发热症状,有明显的退热效果[12]
, http://www.100md.com
    3 展 望

    国内近年来对葛根化学、药理和临床方面的研究已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对葛根中有效成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13]。葛根的有效成分葛根素在体内分布广且快,消除也快、不易积蓄,无代谢饱和现象等优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资料表明[14],葛根与牛磺酸的解热机制乃作用于机体的部位不同,因此葛根与牛磺酸的配伍可望在解热方面产生协同效应,再以两者的性状,口味来看,前者味甘、辛;后者无臭、微酸,均较适合于儿童服用,克服了传统中药制剂的苦口良药的观念,儿童治疗的依从性将会有很大提高,可望研究制成安全性好,退热作用明显,易被患儿接受的退热制剂。葛根汤源载于“伤寒论”,由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等七药组成,对解热有明显的疗效,但有人报道用葛根汤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疲劳、便秘等症[15],甚至有因服葛根汤提取剂治疗感冒而出现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报道[16]。这是由于葛根汤中的麻黄含麻黄素,有类似肾上腺素作用而影响粘膜血管和胃酸分泌所致。由葛根、黄岑等九味中药组成的名方“奔豚汤”在儿科临床中,治疗诸多恶寒高热病人,获得良好效果[17]。其中黄岑属苦寒泄热要药,苦寒之药可以伤正,值得临床注意。但以葛根为主药的方剂治疗外感发热和小儿高热均取得显著的效果[18,19]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王 燕.发热和解热药的应用.临床儿科杂志,1995,13(1):59

    2 莫炳成,王小林,张如车 月,等.解热镇痛药对儿童的不良反应.青海医学杂志(药学专辑),1995,25(8):41

    3 谢惠民.小儿应当选用什么样的解热镇痛药.中国药事,1994,8(4):242

    4 Walson PD.Ibuprofen,acetaminophen and placebo treatment of febrile children.Clinphamacol Tner,1989,46(1):9

    5 Alfred Goodman G.Goodman and Gilman's the pharm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Yew York:Macmillan Pulishing Co,1990:633
, 百拇医药
    6 程书权.儿科临床用药的矛盾效应.临床儿科杂志,1991,9(3):201

    7 陈新谦,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60

    8 王而耕,廉 俐,李 林.双黄连注射液配伍氨基苄青霉素静点致过敏性紫癜1例.现代应用药学,1993,10(2):57

    9 赵冬梅,吕镇东.双黄连致过敏性休克2例.医学导报,1994,13(1):41

    10 孙 琛.临床用药大全.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5,5:96

    11 张树臣,姜秀莲,张桂荣.牛磺酸的药理研究.中成药研究,1981,(11):39

    12 曹莲华,李鸿仁.牛磺酸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50例.新药与临床,1994,13(4):237
, 百拇医药
    13 王淑君,姚崇舜,陈济民.葛根中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草药,1996,27(11):697

    14 胡巢凤,李楚杰.牛磺酸对ET和EGTA性发热的降热效应.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7(4):353

    15 佐野和生.葛根汤对颞颌关节症的治疗经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1):52

    16 伊藤刚.与葛根有关的急性胃粘膜病变4例.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6):38

    17 段天禄.奔豚汤在儿科临床的新用.河南中医,1988,(2):26

    18 黄 骏.葛根槐茺汤治疗高血压病50例.湖北中医杂志,1985,50(1):27

    19 赖祥林.葛根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新进展.中国中药杂志,1989,(5):5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