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囊状水瘤根治术麻醉处理1例
作者:刘自生 赵泽宇
单位:四川省广元市人民医院麻醉科(628000)
关键词:
华西医学990180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E
囊状水瘤又称囊状淋巴管瘤,常发生于颈部和腋窝,可延伸到口腔,甚至长入纵隔影响呼吸。我院最近收治1例婴儿囊状水瘤,现将其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出生40天,体生4kg,因发现颈部及腋下包块10天入院,结合辅助检查诊断为颈部及腋下囊状水瘤,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囊状水瘤根治术,无心肺合并症。
术前1/2h肌注阿托品0.08mg,待手术室内温度达26℃时入室,肌注氯胺酮(KTM)20mg,患儿入睡后,经头皮静脉穿刺准备输血,另一足背静脉穿刺置0.8mm套管针连接三通开关输液或给药。接MET-PM6000型监测仪测得心率160次/分,呼吸35次/分,体温36.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5%,PEtCO2∶34mmHg,心电图正常。静注r-OH200mg,ketamine 8mg,安定1mg,2%利多卡因喉喷雾后气管内插管(ID=3mm),接亚利氏装置。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吸入氧流量3L/min,必要时吸痰和辅助呼吸,SPO2维持在95%~99%。术中根据体动反应间断静注KTM4~6mg(0.5%KTM0.8~1.2ml),手术历时5时35分,输注5%GNS50ml,乳酸林格氏液50ml,输血100ml。术毕患儿清醒,静注地塞米松3mg,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通气良好,SPO2达99%,送回病房。
2 讨 论
2.1 婴儿术中呼吸的管理至关重要。长时间颈部手术宜采取气管插管全麻,以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婴儿即使行气管内插管,仍有气管阻塞的潜在危险,由于气管内径太细,管腔可被粘稠的分泌物阻塞,还可出现导管扭曲,故应及时吸出分泌物及痰液,避免体位致气管导管弯曲。手术麻醉结束后,应仔细清除咽部及气管内分泌物,婴幼儿,特别是长时间手术应常规静注地塞米松以防止咽部水肿。待患儿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率及SPO2稳定后送回病房。
2.2 婴儿麻醉术中监测必不可少应常规监测心电图、脉率及SPO2。因SPO2可反映全麻无通气期的氧合程度,以提高气管插管时限的安全性,配合ETCO2监测可以帮助了解术中有无通气过度或不足。显著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2.3 应加强手术中循环的管理。主要是婴儿术中补液种类、补液量及速度应严格控制,由于婴儿体内总血容量较少,一旦失血,会引起血容量绝对不足,应根据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长短及时补充,补液速度应按体重计算每小时需液量来调节,为防止低血糖,减少糖原分解和蛋白质消耗,婴儿术中可补充葡萄糖液。再者,婴儿术中心率宜快不宜慢,心动过缓在小儿麻醉期间提示有危险性因素存在,婴儿仅靠心率来维持心输出量,故可适当提高心率维持心输出量。
2.4 注意术中保暖。婴儿基础代谢低,汗腺调节机制不健全,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相对较大,麻醉期间易随室温而致体温降低或升高,因此手术室内温度是决定小儿体温的重要因素,应控制室温在26℃左右,持续监测体温变化,以确保患儿体温在正常范围。
(1998-09-28收稿)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