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痈疡剂 > 大黄牡丹汤
编号:10229706
大黄牡丹汤临证举隅
http://www.100md.com 《中国民间疗法》 1999年第1期
     作者:杨淑玲 孙 栋 林合代

    单位:山东省即墨市第三人民医院,266200

    关键词:

    大黄牡丹汤见于 大黄牡丹汤见于《金匮要略》, 由大黄、丹皮、芒硝、桃仁、冬瓜仁 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之功。是张仲景治疗肠痈的一个有效方剂 。笔 者临床以该方化裁治疗多种病证, 疗效颇佳, 现举例如下:

    高血压

    李某, 男,55岁,1997年8月10日初诊。患原发高血压病6年, 近一年来持续升高不降。8 天前因事与人争吵, 血压升至24/18kPa, 头晕欲仆, 头胀痛, 视物昏花, 烦躁口苦, 右 上肢麻木 , 心悸不宁。大便6日未行。观其舌苔黄厚有芒刺, 脉弦数有力。证属肝火亢 盛, 痰热壅塞, 腑气不通, 治宜平肝泻火通腑。处方:大黄10g(后入)、芒硝6g(冲)、 丹皮12g、桃仁10g、冬瓜仁15g、钩藤15g(后入)、石决明30g、牛膝15g。煎服 一剂后, 排出干硬粪便, 上述症状锐减。继服2剂, 血压降至21/14kPa, 病情缓解。续 以其它平肝泻火, 潜镇肝阳药, 以稳定血压。
, http://www.100md.com
    按: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多因素体阳盛, 肝阳上亢或长期忧思恼怒, 使气 郁化火, 聚湿生痰, 挟肝风上扰所致。治宜平肝泻火, 育阴潜阳。但应注意腑气是否通 畅。如大便秘结, 腑气不通, 则应首先通气泻火, 等腑气通畅后再继用镇肝潜阳之法。 本例6日未解大便, 足见实热结滞于胃肠, 治应泻火通便为先, 使用该方不但具有通腑 泻热的作用, 而且使血压稳步下降, 临床危急征象得以缓解。

    荨麻疹

    刘某, 男,26岁,1996年7月初诊。患者3天前经日晒全身突发红色风团样皮疹, 剧痒难忍 ,遇热加重, 得冷减轻, 并伴有发热恶寒, 腹痛便秘, 口渴口臭,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 。此乃外感风邪, 内有蕴热, 表里皆实之证。治宜解表、清热、攻下并用。处方:大黄1 0g(后入)、芒硝6g(冲)、丹皮12g、桃仁10g、荆芥10g、防风10g。水煎分两次凉 服。服上药2剂后, 排出干硬大便2次, 风疹块基本消退, 略感瘙痒, 其它症状消除, 继 以疏风清热药调理数剂而痊愈。
, 百拇医药
    按:荨麻疹为过敏性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发生风团样皮疹, 剧痒, 时起时消, 愈 后不留任何痕迹。中医称之为“瘾疹”、“风疹块”等。其病因较为复杂, 一般认为是 表虚不固,外邪入侵, 饮食荤腥动风之物, 气机不畅郁而化火而致。由于病因、症状不 同, 临床上大致可将本病分为风热型、风寒型、胃肠湿热型、气血两虚型等。大黄牡丹 汤主要适用于治疗风热型、胃肠湿热型。方中大黄、芒硝荡热于下;丹皮、桃仁凉血和 血;加荆芥、防风疏风解表, 共奏上下分消, 表里并治之功。

    急性胰腺炎

    王某,男,42岁,1997年6月初诊。患者进食油炸里脊约1小时后, 突感上腹剧烈疼痛, 向 背部放射, 伴发热(T39℃)、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均升高 。西医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在急诊室经止痛、抗炎、输液等治疗, 发热及疼痛较前减 轻, 邀中医诊治。诊见:痛苦病容、腹痛拒按, 脉弦滑, 苔白稍黄, 舌质红, 大便偏干 。证属肝气郁滞, 实热结聚于脾胃, 治宜清热攻下, 以泻中焦实热。方选大黄牡丹汤化 裁:大黄12g(后下)、芒硝6g(冲服)、桃仁10g、公英30、枳实10g、半夏10g。急煎 分2次服。药后呕吐停止, 腹痛缓解, 大便泻下2次,继服3剂,诸症均消失。

    按: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消化胰腺本身及邻近组织而引起的急性炎症。中医认为该病 多由恣食膏粱厚味、暴饮酒浆, 过食辛辣刺激之品使脏腑功能失调, 肠道传导失常所致 。治则以通腑为首务。此通三意:一通气血以散热;二通肠腑以祛积;三通经络以止痛 。故用大黄牡丹汤通里攻下, 荡涤肠腑, 给邪以出路。据临床观察, 通里攻下能迅速改 善病情, 缓解症状, 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收稿日期 1998-10-26),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痈疡剂 > 大黄牡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