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36125
浅谈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1999年第1期
     作者:隋莉 李泓波 高冬 李忠义 付东蔓

    单位:隋莉 李泓波 高冬 黑龙江省红十字医疗康复中心 150008;李忠义 付东蔓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155100

    关键词:

    卫生保健990119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社会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1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随着老年人机体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的自然衰退,生理功能和心理调节能力也逐渐下降,所以心理状态不同于青壮年,在体力和精力上均感到力不从心,心理上有老而无用之感,思想负担重,加之久病不愈,病程长,反复发作,使老年人在性情上产生焦虑、猜疑,爱发脾气等一系列症状,在情绪波动状态下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心肌收缩力加强,呼吸急促,震颤等不健康心理因素。

    2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

    2.1 焦虑心理 焦虑反应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矛盾冲突的心理导致心理活动增加,表现为对病情不了解,对预后担忧,以及对诊断、护理工作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从而产生烦躁、心悸、猜疑等。

    2.2 恐惧和惊慌心理 老年病人得知自己患病时,控制能力降低,常在脑海中浮现一些病的悲惨场面,怕留后遗症,有的还联想起一生中的坎坷,故为此流泪、恐惧和惊慌。

    2.3 猜疑和孤独心理 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是缺乏根据的猜测,会影响人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老年病人听到家人或医护人员的低声细语,就以为是议论自己的病情,怀疑自己病情加重,对别人的劝慰半信半疑,怕服错药,胡思乱想,感到孤独,希望有人陪伴等。

    2.4 退化心理及角色行为强化 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自我中心加强。

    (2)依赖性加强,由于自理能力降低或丧失,过分依赖于医护人员及家人。

    (3)兴趣狭窄,对一切事物都淡漠。

    (4)有的老年人在病情好转或痊愈时仍安于患者角色、小病大养,自信心减弱,对原来承担的社会角色逃避及恐惧等。

    3 心理护理

    3.1 医护人员要解除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鼓励病人,宣传解释疾病的常识,使病人的心理得到安慰,调动病人积极性,使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调解老年病人心理平衡,使病人配合治疗,对不同心理要进行不同心理护理,如:自尊心强的要给予他们以理解和尊重,对孤独和猜疑心理在治疗前要做好解释工作,并主动多和他们交谈等。

    3.3 医护人员要注意修养及讲话艺术,避免病人误解,要创造一个良好优美的语言环境,可通过礼貌的交谈,多询问多关照老年病人,密切护患关系,这不但能使老人的心情好,而且可加速老年病人的早日康复。

    3.4 要多观察病人的情绪,行动等变化异常,使老年人的情绪得到稳定。

    3.5 熟练的操作技术可使病人对医护人员在心理上产生信任,这就要求平时多练基本功,操作上才能稳、准、快。

    收稿 1998—11—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