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36521
快速检测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1期
     作者:曹淑芳 黄翠瑶 石林波

    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年病三科(510010)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0160 我院1997年1月~1998年8月用一步法免疫色谱干膜层析活性卡对30例高度可疑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快速检测血中肌红蛋白、TnI,并与CK-MB做对照,以探讨快速检测法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检测对象 选择因胸痛或心电图异常而疑为AMI并于6 h之内入院者和住院患者中发生胸痛等病情变化疑为AMI者共30例,均为男性,年龄61~82岁,平均71.8±5.2岁,9例新入院病人入院后即采血及心电图检查,21例原住院病人发病后3~4 h采血,阴性病人在2 h后再次采血,两次血任一次阳性均算做阳性。
, 百拇医药
    1.2 检测方法 采用芬兰安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肌红蛋白、TnI活性卡,抽取静脉血1 mL,肝素抗凝,用微量导管向试验卡内分别滴入150 μL全血(也可用血浆、血清),15 min内观察结果。检测区内显示2条线为阳性反应,1条线为阴性反应,2条线均不显示为无效。肌红蛋白、TnI阳性判断的临界值分别为100 μg/L及0.3 μg/L。同时抽血用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K、CK-MB,参考值分别为140 U/L及15 U/L。

    1.3 统计学分析 敏感性及特异性用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

    表1 血肌红蛋白、TnI、CK-MB对诊断AMI效果

    第1次血样

    两次血样

    (+)

, 百拇医药     (-)

    敏感性(%)

    特异性(%)

    (+)

    (-)

    敏感性(%)

    特异性(%)

    肌红蛋白

    9

    5

    64.3

    87.5

    14
, 百拇医药
    0

    100

    87.5

    TnI

    6

    8

    42.8

    100

    10

    4

    71.4

    93.7

    CK-MB

, 百拇医药     5

    9

    35.7

    100

    9

    5

    64.3

    100

    两次血样结合肌红蛋白CK-MB敏感性相比P<0.01

    1.4 结果 根据1979年WHO诊断标准,14例诊断为AMI,第1次血样检测显示9例肌红蛋白阳性,6例TnI阳性,5例CK-MB阳性,两次采血结果结合,14例肌红蛋白阳性,10例TnI阳性,9例CK-MB阳性,均以肌红蛋白阳性率居首位。16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其中2例肌红蛋白阳性,1例TnI阳性,CK-MB均阴性。血肌红蛋白、TnI、CK-MB对诊断AMI效果如表1所示,除两次结果结合肌红蛋白与CK-MB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外(100% vs 64.3%,χ2=6.0869,P<0.01),其余各项对比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2 讨论
, 百拇医药
    AMI后心肌酶及其它生化指标的敏感性受到发病时间、心肌梗死范围,诊断标准及病人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通过一步法免疫色谱干膜层析活性卡检测14例AMI患者,发病3~6h采血,肌红蛋白敏感性64.3%,高于其它指标,但各指标之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可能与观察例数少有关。肌红蛋白分子量小,在发病后3±1h开始升高,8±4h达高峰,故在AMI早期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指标。TnI早期诊断AMI的敏感性有争议,本研究显示TnI早期敏感性略高于CK-MB,统计学无显著差异,TnI主要特点是升高持续时间长,可达5~7d,对就诊时间超过48 h者意义较大,对微小病灶心肌梗死敏感性高,可发现UAP患者中高危人群。在国外,TnI与肌红蛋白结合应用是急诊检测胸痛病人和其他可疑AMI病人的常用方法。由于TnI早期敏感性有限,以胸痛后6h为界,将病人分为先测肌红蛋白或TnI,如不超过6h,先测肌红蛋白,阴性者2h后复测,阳性者需进一步测TnI,如TnI阳性,可以确诊AMI,如TnI阴性,应除外肌肉损伤和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假阳性。对于超过6h就医者,直接测TnI,结果不肯定者2h后复测,这种联合方案将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一步法快速检测肌红蛋白和TnI可在15 min内得出结果,克服定量法耗时长的缺点,可尽快为确诊提供依据,不需特殊仪器设备,仅需150μL全血或血浆、血清,尤其适用于急诊室怀疑AMI病人以及床旁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