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43920
坏死性淋巴结病(附14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蒋封运 符志龙 郑长泰

    单位:蒋封运 符志龙 郑长泰 570311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坏死性淋巴结病;淋巴结;坏死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990121 提 要 本文报告1987~1998于我院住院的14例坏死性淋巴结病。14例患者中,男女各7例(1∶1),年龄1.5~74岁,以春季多见。主征为淋巴结肿大或/和发热,部分患者有先驱症状,如上呼吸道感染、皮疹等。淋巴结肿大以颈、腋部多见,颌下、颏下、腹股沟、肺、腹腔等均可发生,单发或多发。病理表现为淋巴结皮质或/和副皮质凝固坏死,组织细胞增生,少数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共7例,其中3例明显,4例个别可见)。13例予抗生素治疗,12例无效,1例好转,但6例对地塞米松治疗均敏感。通过复习资料,对该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以求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病发病原因不明确,笔者认为可能为感染、过敏、肿瘤、化疗、内分泌等因素引起的淋巴结免疫偏移。
, http://www.100md.com
    资料分析

    14例患者中男7例,女7例;年龄1.5~74岁,10岁以下1例,10~20岁3例,20~30岁2例,30~40岁3例,40~50岁1例,50~60岁3例,70~80岁1例;发病季节为春季7例,夏季3例,秋季2例,冬季2例;有先驱症状者4例(上呼吸道感染、皮疹、面部水泡、关节痛各1例);初始发热8例;淋巴结肿大14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个月至1年不等,其中2个月内10例(71.43%);淋巴结肿大可一个或多个部位,其中颈部9例(单发4例),腋部7例(单发2例),腹股沟4例(无单发),肺门2例(无单发),颌下2例(无单发),颏下、腹部各1例(单发);淋巴结直径约1~3cm不等,较大者部分有粘连;痛或压痛8例;单纯肝或脾肿大各1例,同时肿大者1例;并有甲亢1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型2例(其中1例为缓解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升高4例(最高31.0G/L,1.5岁),减少3例(最低2.75G/L);肝功GPT升高3例,最高170μ/l;8例查抗核抗体均阴性;3例查LE细胞均阴性;6例查ESR均高于正常值,5例ASO有4例高于正常值;5例查类风湿因子均阴性;查3例CRP有1例阳性,2例阴性;1例大便潜血(+);5例行血培养均无菌生长;8例行骨髓穿刺,其中骨髓像3例正常,3例反应增生,2例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型(1例为缓解期);淋巴结穿刺或切开有“脓液”2例,但菌培养阴性。病理示淋巴结凝固坏死部位于皮质者3例,副皮质者1例,皮质和副皮质者10例;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者3例(血象中WBC均升高),个别浸润者4例;嗜酸球浸润明显者2例,个别浸润者8例;坏死区周围组织细胞增生,1例见淋巴母细胞。13例予抗生素治疗12例无效,1例好转;6例予皮质激素治疗均敏感;1例抗结核治疗无效。14例患者入院诊断误诊12例,其中误诊为淋巴瘤3例,SLE2例,淋巴结结核1例,化脓性淋巴结炎5例,疟疾1例。
, 百拇医药
    讨 论

    1. 关于误诊误治 本组14例中有12例误诊,误诊率高达93.86%,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坏死性淋巴结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或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由日本人Kikuchi〔1〕1972年首先报告,国内近年来陆续有少量报导,总例数仅有百余例。一些临床医师对此病较为陌生或未引起注意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甚至于病理报告为该病后仍按一般的炎症、淋巴结核或淋巴瘤治疗,本组属此类的为1例按结核治疗,1例按淋巴瘤化疗,更多的是按化脓性淋巴结炎(6例)继续予抗生素治疗。客观上是因为入院时无病理诊断依据,一些局部有红、肿、热、痛者易误诊为化脓性淋巴结炎;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则易误诊为淋巴瘤或淋巴结核;而发热不退或经激素治疗有效者则易误诊为疟疾或SLE。结果是造成病人经济、时间上损失,精神、肉体上痛苦,很多患者因而拒绝继续治疗并自动出院。我科收治的一例颏下淋巴结肿大者较特殊,局部红肿、压痛,中央波动感,切开排出较多脓液,抗菌素治疗好转,因而误诊为化脓性淋巴结炎,但脓培养无菌生长,术后病理示淋巴结凝固坏死,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因而最后诊断为坏死性淋巴结病。
, 百拇医药
    2. 病因 目前本病的病因不很明确,国内外一部分人根据有上呼吸道感染先驱症状、抗生素治疗无效、淋巴结无化脓倾向、白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淋巴结副皮质区凝固坏死等,认为是病毒感染,北京协和医院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证实12例有EB病毒存在〔2〕;但张尚福等经多种染色检查未见病原菌,认为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3〕。本组病例先驱症状有上呼吸道感染,也有皮疹,相当部分无先驱症状;1例同时患有甲亢,2例有白血病(1例缓解期);3例伴肝脾肿大;GPT升高3例;血像WBC既有减少,也有增高;2例淋巴结有脓液;病理示有或无中性粒细胞浸润,1例见淋巴母细胞;6例皮质激素治疗敏感。另外,其它一些疾病如SLE、淋巴结核、猫抓病等等均有类同的淋巴结坏死〔4〕。综上所述,本文作者认为该病可能是感染、过敏、化疗或其它疾病等多因素引起的淋巴结免疫偏移。

    3. 诊断 本组坏死性淋巴结病的发病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差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季多见。主征为淋巴结肿大或/和发热。淋巴结肿大部位以颈、腋多见,颌下、颏下、腹股沟、肺门、腹腔等浅、深淋巴结群均可发生,可有疼痛或触压痛。一般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对皮质激素治疗敏感。病理表现为淋巴结皮质或/和副皮质凝固坏死,坏死周组织细胞增生,有或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目前对该病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但笔者认为可结合临床和病理作出,依据为:①淋巴结肿大、发热;②抗生素治疗一般无效,对皮质激素治疗敏感;③病理示淋巴结皮质、副皮质凝固坏死,坏死周组织细胞增生;④已排除SLE、干燥综合征、猫抓病、结核、淋巴瘤等已知疾病所致的淋巴结坏死。有人认为应以白细胞减少或正常、病理无中性粒细胞浸润作为诊标准〔5〕,但根据本组资料和张尚福〔3〕等报告的49例资料,均有WBC升高和病理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因此笔者认为不应以此作为诊断标准。
, 百拇医药
    4. 治疗 本组淋巴结肿大单发者经手术切除和皮质激素治疗后痊愈。但多发者经皮质激素治疗后仅好转,较多患者因长时间诊断不明、疗效不佳而自动出院。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作为本病治疗是不争的事实,但有人认为〔6〕激素治疗不能减少复发,小剂量消炎痛亦可达到同样效果,主张除重症外不用为好,而用胸腺素、转移因子等提高细胞免疫水平。鉴于本病诊断必须取得病理支持,笔者认为对疑患本病的单发淋巴结肿大者,应尽早行切除术,以达到早确诊早治疗的目的;而对于多发者的治疗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总结。

    参 考 文 献

    [1] Kikuchi M. Lymphadenitis showing focal reticulum cell hyperplasia with nuclear debris and phagocytes. Achinicopathologic study. J Japan Hematol Society.1972;35:375
, http://www.100md.com
    [2] 王泰玲 邢寿富 严庆汉等 淋巴组织病理研究研讨会纪要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1;20(4):244

    [3] 张尚福 刘卫平 李甘地,等 49例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华西医大学报,1993;24(1):25

    [4] 汤秀英 陈梅龄 薛海鹏等 18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联系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2;21(2):94

    [5] 孙丹枫 王江宾 史萃芳等 坏死性淋巴结病 中华内科杂志.1985;24(10)596

    [6] 欧阳建华 卞金陵 坏死性淋巴结病6例报告 临床儿科杂志.1995;13(5):328

    (收稿:1998—08—3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