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46378
局部切除治疗低位早期直肠癌16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毛小彬

    单位:西宁市(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回族医院

    关键词:

    齐鲁肿瘤杂志990142

    我院1988年~1996年对低位直肠癌(距肛缘8cm以内)DuKes分期为A或B1期,癌瘤分化较好的1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了局部切除术,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8~57岁之间,平均年龄15岁。临床分型:广基息肉样型9例,隆起型7例。病变范围最小1.0cm,最大3.5cm,除1例侵及深肌层外,均位于直肠粘膜层或仅侵及浅肌层。16例病理诊断均为高分化腺癌。所有16例患者均大便带血而来院就诊。1例伴有里急后重感。

    16例患者术后随访15例,1例局部复发后再次行Miles手术,另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他13例随访3~7年均健在。DuKes A期局限于肠壁的癌肿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65%,B1期癌肿侵及肠壁浅肌层,无淋巴转移为35%。

    2 讨论

    当前,直肠癌仍以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为重要手段,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仍在50%左右徘徊,且并发症多。腹壁永久性人工肛门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而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相比,5年生存率分别为44%~71%和50%~72%,无明显差别,所以近年来保肛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比例有了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外保肛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占70%~80%,我国为40%~50%。局部切除也属保肛手术的一种方法,它对早期、高分化直肠癌有肯定的疗效。现代病理生理学研究认定直肠粘膜无淋巴存在,当肿瘤局限于粘膜,未超越粘膜肌层时就无淋巴转移的危险,已侵及粘膜下层及肌层时则增加了淋巴结转移的机会。因此对粘膜癌连同肿瘤周围1cm全层肠壁切除也具有根治的效果。结合本组16例手术体会,癌瘤未侵及粘膜下层及浅肌层者在行局部切除术后辅加放疗、化疗,同样能收到满意的疗效。所以在不降低存活率的前提下,局部切除,既保留了肛门也保存了肛门生理反射机制,不失为一种对早期直肠癌治疗的好方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