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46389
胸腔积液超声定位方法的经验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赵月环 钱静 李曼 焦方莲 李爱芝

    单位:济南市(250017)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特检科

    关键词:

    齐瘤杂志990129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只有微量的液体起润滑作用。液体是由壁层胸膜产生,经过胸膜腔,被脏层胸膜吸收,其内的蛋白质成分由淋巴管吸收。正常状态下其产生与吸收呈平衡状态。任何病理原因干扰了这种动态平衡均可发生胸腔积液。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胸膜炎、胸膜肿瘤及肿瘤侵犯胸膜等。为明确胸水产生的原因及选择治疗方法,临床医师往往需要在超声胸水定位后进行胸腔穿刺。超声胸水定位成为胸腔穿刺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工作中积累了如下经验,供临床医师及超声工作者参考。

    1 超声定位技术要点

, http://www.100md.com     体位:要求超声胸水定位时患者的体位与胸腔穿刺时体位相同。

    确定胸水范围:确定穿刺点前首先测量胸水的范围。用横线标出胸水的上下界,用纵线标出其前后界,并测量胸水的最大深度。

    测量胸壁厚度:工作中要测量穿刺点胸壁的厚度,对胸膜肥厚及身体较胖患者尤为重要。

    探测胸水浓稠度:超声检查中要仔细观察积液的透声性,为临床提供积液是粘稠液体还是稀薄液体的信息。

    确定穿刺点的位置:在确定穿刺点时,应取无回声液体的较低位置,并且该点的位置比较恒定,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同时要避开肋骨。确定好穿刺点后,用龙胆紫标记。

    确定进针方向:标记穿刺点后,在报告单中要详细说明穿刺时进针方向,由穿剌点进针后是向上、向下或者垂直进针。
, 百拇医药
    2 讨论

    多种疾患可累及胸膜产生胸腔积液,病因不同,液体的物理性质也不同。胸膜炎可引起渗出液;化脓性炎症则为脓胸;心肾疾病、充血性为心力衰竭和血浆蛋白过低,可产生漏出液;胸部外伤及胸部肿瘤可为血性积液;颈部手术伤及淋巴引流通道,恶性肿瘤侵及胸导管及锁骨下静脉,均可产生乳糜性积液。因此了解胸水的性质,对于查找原发病特别重要。目前临床医师只有通过胸腔穿刺抽取胸水,才能确定积液的性质。胸水量多少不一,为确保胸腔穿刺的成功率,术前胸水定位很重要。B超是临床医师常用的胸水定位方法之一。胸腔积液分为局限性胸腔积液和游离型胸腔积液。游离型胸腔积液随体位的改变积液的位置发生变化。超声胸水定位时,要求患者定位时体位与胸腔穿刺时体位相同,最好由临床医师陪同病人一起定位,一方面可以保证病人胸水定位体位与穿刺时体位一致,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积液的情况。定位时不仅要定出穿刺点,还要在体表画出积液的大致范围,这样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胸水量的情况,可以避免在抽水过程中因穿刺针堵塞而误认为是胸水已被抽尽的情况。测量胸壁的厚度极为重要,可为临床医师在胸腔穿刺时确定进针深度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避免因进针深度不够而致穿刺失败,也可以避免因进针深度过深而损伤深部脏器。因病因不同,液体的粘稠度也不同,超声工作者要仔细观察积液的透声性,为临床提供积液是浓稠液还是稀薄液体的信息。稀薄液体的透声性好,无回声液体内无强回声亮点;粘稠液的透声性差,无回声液体内有浮动的强回声亮点,随患者体位及呼吸的改变而浮动。在观察浓稠液时,要求注意由于仪器本身的厚度分辨力而带来的误差。二维超声显像中,所显示的图像并不是组织器官的断面,而是一个与探头厚度相近的断层上的叠加图像,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是有一条条声束组成的,但探头发出的声束在空间是三维的,只要是在声场内的声学界面满足了可以引起超声波反射的条件就可引起反射,将反射信息叠加在显示屏上以二维的图像显示,这就引起了回声图像上的重叠。为减少厚度分辨力带来的误差,可以采用多角度观察或让患者深呼吸,观察光点是否浮动。若不浮动则证明是稀薄液体。在最后确定穿刺点时,应取液体的较低位置,该位置不仅要避开肋骨,同时要避开附近的重要脏器,避免因意外而损伤重要脏器,如肝脏、脾脏等。有时由于积液量较少,又由肋骨遮挡或液体靠近重要脏器,为明确病因而必须行胸腔穿刺时,在穿刺点确定后必须说明进针方向,进针由穿刺点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及进针深度一同表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