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1300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雷诺氏病21例
http://www.100md.com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柏正平

    单位:柏正平(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长沙410006)

    关键词:雷诺氏病;温阳;祛瘀;附子;桂枝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990128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47.3

    雷诺氏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本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21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7岁,平均29.3岁;病程最短2.1年,最长12年,平均3.6年。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1.2.1 雷诺氏病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0版)及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雷诺氏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1)多发于20~40岁性格内向和属神经质型女性。(2)临床表现常因情绪激动或寒冷刺激诱发,发作时手指皮肤色发白,继则青紫,逐渐变为潮红,最后恢复正常皮色,伴有手指发凉、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呈对称性,症状持续2年以上,排除任何器质性疾病所致的“雷诺氏现象”。(3)理化检查冷水试验或握拳试验可诱发雷诺氏现象。

    1.2.2 辨证标准 本病多属寒凝血瘀型,临床可见:气温降低或情绪紧张时,肢端肌肤突然变白或青紫,局部怕冷发凉,伴疼痛、麻木、蚁行感,口不渴,舌质淡或紫暗,苔薄白,脉紧弦或细弦。

    1.3 观察指标

    主症观察内容:肢端皮色、发凉、疼痛、蚁行感、麻木、及全身症状等。采用主症轻重程度计分法:分轻(+)、中(++)、重(+++)、严重(++++)4级,每个“+”号记1分,于用药前后各记录1次。理化观察内容:冷水试验与握拳试验均于治疗前后检查1次。
, 百拇医药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雷诺氏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临床控制:症状及雷诺氏现象消失,对低温有良好的耐受力,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治疗后主症积分值较前减少91%以上。显效:主要症状及雷诺氏现象消失,对低温有较好的耐受力,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治疗后主症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70%~91%。有效:主要症状及雷诺氏现象减轻,手指耐低温能力已有提高,但遇冷后或情绪激动时,仍有皮色变化现象,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治疗后主症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35%~69.9%。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改善或反恶化,治疗后主症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5%。

    1.5 统计方法

    配对t检验及χ2检验。

    2 方法与结果

    2.1 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内服自拟温阳祛瘀通闭汤,处方:制附子10g,桂枝10~20g,细辛3g,生姜12g,丹参30g,当归10~15g,黄芪30g,伸筋草20g,地龙10g,乳香6g,没药6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300毫升,分2次服,30天为1疗程,可重复1~2个疗程。

    外洗方,处方:生川乌10g,生草乌10g,威灵仙20g,艾叶10g,伸筋草20g,路路通15g,桂枝10g。每日1剂,煎水1500ml,水温约55℃左右,每次泡洗肢端10~15min,每日数次,30天为1疗程。

    2.2 结果

    21例中临床控制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说明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治前主症积分值7.24±1.22,治后1.71±1.59。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 http://www.100md.com
    激发试验阳性率治前为100%(21例),治后为33.3%(7例),治疗后较治疗前激发试验诱发雷诺氏现象率明显减少,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有控制本病理化指标作用。

    3 讨论

    雷诺氏病缠绵反复,严重者可致肢端坏死,目前治疗颇为棘手。本病属于中医寒厥、痹证、手足逆冷等范畴。中医认为外邪侵袭,寒凝血瘀,阳气虚衰,经络阻滞,不达四肢末稍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因此,临床多宗温经活血通络、散寒止痛之法。自拟温阳祛瘀通痹汤,功能益气温阳,活血止痛。外洗方辛热散寒,通络止痛,方证对应,故取得满意疗效。

    (收稿日期 1998-12-28)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