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1681
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08例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黄荣春

    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三科(南宁市南京路39号 530001)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105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基本病变是胃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膜炎性细胞浸润,病变多局限于粘膜浅表,有时亦可累及全层。笔者自1993年至1999年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08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总共108例,其中男67例,女41例,年龄最大者85岁,其中26~35岁14例,36~45岁46例,46~55岁34例,56~65岁10例,66岁以上者4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10例,1~2年者55例,2~3年者30例,3年以上者13例。108例患者均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的标准。治疗前均接受过不同程度的中西药治疗。
, 百拇医药
    2 观察及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辨证施治,4周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它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舌苔、脉象、纤维胃镜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舌苔、脉象等,分为五型。其中肝胃不和证26例,脾胃虚弱证20例,脾胃湿热证36例,胃阴不足证12例,胃络瘀血证14例。

    2.1 肝胃不和证

    症见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作,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弦。治以疏肝和胃为主,予柴胡疏肝饮加味。处方:醋柴胡12g,枳壳10g,香附10g,陈皮6g,白芍10g,炙甘草5g,佛手10g,苏梗10g,延胡10g。

    2.2 脾胃虚弱证

    症见胃脘隐痛,胃痛喜按喜暖,食后胀闷、痞满,纳呆少食,便溏或腹泻,乏力,四肢酸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有齿痕,脉沉细。治以补中益气为主,予黄芪建中汤加减。处方: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2g,白芍10g,茯苓12g,桂枝6g,炙甘草6g,制半夏9g,陈皮6g,木香9g。
, 百拇医药
    2.3 脾胃湿热证

    症见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尿黄,脘腹痞闷,渴不欲饮,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或弦。治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为主,予连朴饮加减。处方:黄连9g,厚朴6g,石菖蒲12g,制半夏9g,栀子6g,芦根15g,茯苓15g,蒲公英15g,郁金9g。

    2.4 胃阴不足证

    症见胃脘隐隐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脉细或弦。治以养阴益胃为主,予益胃汤加减。处方: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生地15g,竹叶6g,太子参12g,石膏20g,黄连6g,甘草6g。

    2.5 胃络瘀血证

    胃脘疼痛,痛有定处,拒按,日久不愈,舌质暗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以活血化瘀为主,予膈下逐瘀汤加减。处方:五灵脂9g,当归9g,川芎6g,桃仁9g,丹皮6g,赤芍9g,乌药6g,延胡6g,香附6g,红花9g,枳壳6g,甘草5g。
, http://www.100md.com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1〕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和活检,急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达轻度,胆汁返流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均改善2级以上;胃镜和活检,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程度好转1度,胆汁返流减少2/3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均改善1级以上;胃镜和活检,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急性炎症程度减轻1度,胆汁返流减少1/2以上。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或反而恶化者。

    3.2 治疗结果

    治愈32例,显效5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有95.37%。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42岁,工人,1996年8月30日入院。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2年余,平素嗜酒,胃痛常反复发作。2天前因饮酒过度,胃痛再发入院。症见胃脘灼热胀痛,痞满不舒,口苦口臭,渴不欲饮,尿短色黄,大便溏而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检查:神清,表情痛苦,面红,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纤维胃镜提示:慢性红斑性浅表性胃炎急性期。中医诊断:胃痛(脾胃湿热)。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治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予连朴饮加减(方见前文)。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30剂,诸症消失,纤维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恢复期。
, http://www.100md.com
    5 讨论

    5.1 在中医古籍中并无慢性浅表性胃炎这个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病因病机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脉因证治.二十二》说:“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或有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说明饮食劳倦,情志抑郁,脾胃虚弱等均为本病病因,由此而导致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气血壅滞,不通则痛等病变。而大量临床资料证实,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萎缩性胃炎的前因,是许多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亦是产生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所以防治本病,可视为保护胃粘膜,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生活质量的早期措施之一。

    5.2 本病的病因虽有饮食劳倦、情志抑郁、脾胃虚弱等,但从临床情况来看,饮食不节为最常见的病因。从本组病例来看,病因以湿热为多,因本地乃岭南湿热之所,民众多喜食酸辣之品,复因过量饮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壅阻气机,而致胃脘胀痛。

    5.3 本病的产生,皆为诸邪所致,壅阻气机,不通则痛,故治疗亦应以通为主,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云:“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故临证时根据实际病因病机而分别采用疏肝和胃、益气补中、清热化湿、养阴益胃、活血化瘀等治法辨证论治,则邪去正安。

    5.4 病久入络,本病病程较长,且长期缠绵不愈,易致瘀血内阻,临证须注意,可在以上各型辨证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6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