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7853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诊断(附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2期
     作者:傅长根 张雪斌 冯骏

    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放射科(210008)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235 本院自1991年2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5例,本文结合文献对该症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2~46岁,平均35.2岁。临床症状:均有咳嗽,咯白色痰,其中1例痰中带血,3例有气短和呼吸困难,胸痛1例,均无发热。体检:3例双肺闻及干湿罗音,2例可闻及细湿罗音,1例有紫绀及杵状指。5例均行纤支镜肺活检,病理检查示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红果色无定型物质,肺泡间隔无显著纤维组织增生。3例行肺泡灌洗,灌洗液均呈乳白色牛奶样,2例见其中有沉积物。过碘酸雪夫反应(PAS)均呈阳性。
, 百拇医药
    5例患者均摄胸部正侧位片,2例并行胸部CT扫描。

    结 果

    一、X线平片表现

    1.大片状致密阴影:2例为较广泛分布的大片状致密阴影,以两下肺为著,类似肺部炎症。1例呈以肺门为中心向外放射的大片状致密影,呈蝶翼状,类似泡性肺水肿,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2.结节状阴影:2例为两肺广泛分布的结节状阴影,其密度不均匀,大小不等,直径约2~5mm,边缘模糊,部分病变融合成片状,并有小透光区。

    二、CT表现

    1.斑点或斑片状阴影:两肺见较淡的云雾状斑点或斑片状阴影,边缘大多较清楚,部分边缘有成角现象,也有的边缘呈弧形,病变在周围肺组织衬托之下,如地图样影像。
, 百拇医药
    2.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在云雾状斑片状阴影中,有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现象,而病变之间正常肺组织的肺纹理无此改变。

    3.纵隔、肺门均无肿大之淋巴结,胸膜光滑整齐,心脏大小在正常范围。

    讨 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病。病因与发病机理不明,可能是肺组织对理化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有作者认为与免疫机制障碍有关;或与血液和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以及细胞毒性药物的应用有关。

    病理病变仅限于肺泡内,支气管壁和肺泡壁正常,或由于淋巴细胞的浸润而稍有增厚。肺泡腔和细支气管内充满絮状或颗粒状蛋白样物质,PAS染色阳性,奥辛蓝染色阴性。本病很少发生钙化,一般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无胸水,本组病例均与此相符合。本病X线表现因病变发展阶段不同而异,表现为一侧大叶或两肺底浅淡的实变阴影,与肺炎相似,本组有2例酷似肺炎改变。也可表现为双侧自肺门向外放射的片状实变阴影,呈“蝶翼”状,与肺水肿相似,但一般无肺瘀血和心脏增大征象,本组有1例有此改变。本病亦可表现为两肺弥漫性颗粒状致密阴影,其大小不等,直径1~2mm至5~6mm,本组有2例出现此征象。
, 百拇医药
    因本病临床缺乏特征性,X线平片也易与诸多疾病相混淆,故长期以来一直依赖病理确诊。最近报道其CT扫描可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地图样肺实变,病变广泛时可呈碎石路样改变,本病HRCT扫描可显示肺小叶间隔增宽,有一定的特征性。

    本组2例胸部CT扫描基本表现极为相似,病变都似地图样边界清楚的云雾状肺实变阴影,其中间还衬以增多、增粗、紊乱之肺纹理。与病变相间的肺组织完全正常,正常与异常的肺组织截然分开。作者经肺活检证实其为小叶间隔或肺泡间隔水肿或合并细胞浸润,并非肺纤维化。一般认为,肺泡蛋白沉积症病变发展缓慢,1~2个月常无明显变化。

    本组2例结节状改变病例均首先考虑肺泡细胞癌,但肺结节病常伴有肺门和周围淋巴结肿大;肺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者发病年龄一般在15岁以下,有反复咯血史,肺部阴影变化较快,在2~3日内可明显吸收;肺泡细胞癌和肺转移癌的发病年龄偏大,经1~2个月病灶数量增多,病灶增大。这些均有助于与肺泡蛋白沉积症相鉴别。当病灶类似肺水肿,但无心脏增大及肺淤血改变,故不易混淆。病灶酷似炎症时,但无发热,且变化缓慢应想到本病可能。

    总之,对于肺部弥漫性病变,而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心脏扩大和胸水等时,应想到肺泡蛋白沉积症,特别是病变发展缓慢,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无效时,常提示本病。胸部CT扫描特别是HRCT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确诊主要通过经纤支镜肺活检以及肺泡灌洗液PAS染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