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8162
胃复安中毒23例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新知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张克兆 宋云基 王莎玉

    单位: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小儿科 武汉 432200

    关键词:

    医学新知杂志990225 胃复安是常用的止吐药,但由于使用不当引起中毒病例屡见不鲜,现将我院1986年9月~1996年10月收治的胃复安中毒23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9例,女14例。年龄4个月~3岁11例,5岁~14岁12例。胃复安中毒剂量:口服10 mg~20 mg 4例;30 mg~40 mg 12例;注射胃复安中毒的剂量:5 mg 7例,均为小婴儿。

    1.2 症状及体征 阵发性发生,头后仰伴双眼上翻7例;头向左或向右偏斜10例;四肢或躯干强直6例;持续时间1~2 min,神志清,颈软,心肺无异常,克氏征(-),巴氏征(-)。

    1.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

    1.4 治疗 入院后经安定0.2~0.3 mg/kg/次或鲁米那5~8 mg/kg/次肌肉注射及静脉输入10%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综合处理。23例于入院后1~2 d,症状逐渐消失,治愈出院。

    典型病例 男,12岁,1986年8月31日,因头痛、呕吐2次并发热,在我院门诊诊断“上感”,给予胃复安10 mg口服(每日3次)等处理,次日热退。但至下午6时许,患儿感头晕、乏力、纳差、双手不停的震颤,随后头后仰并不自主地阵发性向右偏斜,双眼右视,伴身体向右旋转,每次发作2~3 min,已发数次,复诊收住院观察。平素体健,无精神异常史。查体:体温36.8 ℃,呼吸30次/min,血压11.5/6.7 kPa。神志清,发育正常,皮肤无出血点及皮疹,面红,瞳孔等园,正常大小,光反应存在,颈软,心肺(-),无病理反射。化验:白细胞3.8×109/L, N为0.75, L为0.25。诊断:胃复安中毒。给予安定5 mg肌注及静滴葡萄糖及维生素C等,2 h后症状减轻,次日症状消失,2 d后出院。

    2 讨论

    本文所述使用胃复安后,出现阵发性头后仰,双眼上翻,头向左或右偏斜,四肢及躯干强直,主要是因为阵发性肌痉挛所致。胃复安产生本症机理不十分清楚。有学者[1]认为此药作用部位在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该区有多巴胺突触,胃复安阻滞了多巴胺受体而发挥止吐作用。肌肉系统受锥体外系控制,其功能多由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相互协调维持。胃复安阻滞了多巴胺的作用,使乙酰胆碱兴奋作用相对加强而出现震颤,从而发生阵发性肌痉挛等锥体外系功能障碍的症状。

    胃复安小儿常用量不超过0.2 mg/kg/d,本组23例口服及肌注量按体重计算均远远超过此量,其剂量达0.5~1 mg/kg/d,是常用量的2~4倍,因而诊断胃复安中毒无疑。

    本症治疗是立即停用胃复安,给予支持及对症处理,也可用安定及山莨菪碱等缓解症状。有文献[2]指出,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等酚塞嗪类药物,也能抑制多巴胺受体,因此在治疗胃复安中毒时应予禁用。

    为防止胃复安中毒,应用小儿止吐药时,不宜首选胃复安。需用时,要严格控制剂量。

    参考文献

    1 周自永.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269~270

    2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428

    (1998-11-12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