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内镜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8349
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645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内镜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衍军

    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423000)

    关键词:结肠镜检

    中国内镜杂志990220

    该院近2年应用结肠镜无选择性进入回肠末段检查共645例。临床症状主要有腹胀、腹痛、便秘、腹泻、腹水、便血等。进入回肠末段的主要方法有:直接进入;反复进退刺激回盲瓣使其开口,再进入回肠末段;滑入进镜,插入深度10~30cm,最深达50cm。共发现194例病变,其中炎症性疾病占多数,包括慢性回肠末段炎,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溃疡性回肠炎、回肠结核、回肠克隆等。肿瘤性疾病很少,有家族性息肉病1例、脂肪病1例。另外还发现美克耳憩室病5例。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R574.62
, http://www.100md.com
    我院近2年应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电子结肠镜(型号CF-2301),进行结肠检查,并无选择性进入回肠末段,发现了许多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64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352例,女293例。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41.5岁。临床症状主要有腹胀、腹痛、便秘、腹泻、腹水、便血等。

    1.2 术前准备及检查方法

    常规口服蓖麻油,部分病例检查前洗肠一次,保证肠道清洁。在结肠检查时无选择性进入回肠末段。插入深度10~30cm,最深达50cm。先到达回盲部再采用如下方法进入回肠末段。

    1.2.1 直接进入 如回盲瓣呈唇状并开口即可直接进入。
, http://www.100md.com
    1.2.2 反复进退刺激回盲瓣使其开口,再进入回肠末段。

    1.2.3 滑入进镜法 调整旋钮使镜头对准回盲瓣,不等其开口盲目滑入,见肠壁呈绒毛状即表示成功进入回肠末段。

    1.2.4 如果看到回盲瓣进镜时,回盲瓣反而偏向一侧或被推向前,表明结肠袢打圈或肠痉挛,可反复拉直结肠或肌注654-2 10mg,15~20min后即可进入。

    1.3 病理检查

    在回肠末段发现病变采用活检送病理检查。发现息肉则采用圈套器高频电切除,夹出体外送病检。

    2 结果

    附表 全组病例病变情况 疾 病

    例数
, http://www.100md.com
    百分数(%)

    正 常

    451

    69.93

    慢性回肠末段炎

    129

    20.00

    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

    32

    4.96

    溃疡性回肠炎

    13

    2.01
, http://www.100md.com
    回肠结核

    5

    0.77

    美克耳憩室

    5

    0.77

    回肠克隆病

    4

    0.62

    回肠末段出血

    4

    0.62

    家庭性息肉病
, 百拇医药
    1

    0.16

    脂肪瘤

    1

    0.16

    3 讨论

    完成对回肠末段的检查需要操作者有良好的技术及耐心。我们的体会是肠道必须清洁,术前准备应充分。在结肠检查时需反复拉直并缩短肠管,防止打圈结襻,强调不能带襻进镜,这点非常重要。有时肠道蠕动频繁或肠痉挛时可适当应用解痉剂。整个检查所需最长时间30min,最短时间约5min,平均约20min左右。我们所使用的结肠镜长130cm,能顺利完成检查,并不需过长的结肠镜。

    随着对回肠末段检查的增多,使我们了解到回肠末段病变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其他检查价值有限,采用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为研究回肠末段病变及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1]。其价值有: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回肠末段病变并可初步鉴别;对病变处可进行活检,若发现息肉样病变还可行高频电切除送病检。本文2例病人长期右下腹疼痛,间断黑便,临床上多次诊断无法确定,经结肠镜检查未发现结肠病变,深入回肠末段发现为美克耳憩室而获确诊。本文检查回肠末段645例,共发现病变194例占30%,略高于林氏报道[2]。其中炎症性疾病占绝大多数,肿瘤病人极少。说明回肠末段病变并不少见,结肠镜检查时应进入回肠末段,防止漏诊。 参考文献

    1 宋树果,周 敏.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468例分析.内镜,1995;12(2):105~107

    2 林庚金,江一虹,何冬风,等.内镜检查对回盲部疾病的诊断价值.内镜,1990;(1):28

    (1999-01-16收稿 刘 恕审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