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8553
乳腺癌DNA倍性与雌激素受体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贺兰湘 周济兰 杨峰

    单位:贺兰湘 周济兰 杨峰(湖北省肿瘤研究所流式细胞室,武汉 430079)

    关键词:乳腺肿瘤;DNA;倍性;受体;雌激素;淋巴转移;流式细胞术

    乳腺癌DNA倍性与雌激素受体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7.9;R39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2-0183-01

    我们拟采用新鲜标本对乳腺癌的几个预后因素作前瞻性研究,以克服用石蜡包埋组织作回顾性研究时出现的图形分辨差、准确性相对较低的问题。本文作为一个阶段性总结,对100例乳腺癌进行DNA倍性分析,同时比较不同DNA倍性的乳腺癌细胞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和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以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病理资料 1996年12月~1998年7月湖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的新鲜手术标本100例,均经病理确诊。平均年龄43.3岁(28~68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7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小叶癌4例。

    1.2 标本制备 取1块约0.5 cm3的病灶组织(其余病灶组织送病检及雌激素受体测定),剪碎,100目铜网过滤,75%乙醇固定,4℃过夜,用DAPI(二氨基-2-苯基吲哚)染色DNA,300目尼龙网过滤后即可上机。

    1.3 FCM测定 PASIIIi流式细胞仪为德国PARTEC公司产品,以汞灯为激发光源,荧光信号通过435 nm波长的滤镜,DAPI产生的蓝色荧光信号被收集起来,经计算机处理(FLOW系统),即可得到所需的DNA直方图,用于DNA峰值计算,每份标本收集2万个细胞。
, 百拇医药
    1.4 雌激素受体分析(SABC法) 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的即用型产品,单克隆抗体,用微波修复抗原,DAB显色。

    1.5 资料分析 以同一乳房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参照计算DNA指数(DI)。DI为待测标本与参照标本的G1期峰值之比。DI在0.9~1.10之间为二倍体,在此范围之外的为异倍体;异倍体可分为如下几种:①高倍体(DI>1.10),②低倍体(DI<0.9),③多倍体:多个G1期峰,提示有多种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存在。两个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DNA倍性分析 100例乳腺癌中,二倍体占19%,异倍体占81%(高倍体2%,低倍体9%,多倍体70%),导管癌以多倍体和二倍体为主,分别占73.56%和20.69%,小叶癌以多倍体和低倍体为主,各占44.44%,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乳腺癌DNA倍性分析

    类型

    二倍体

    高倍体

    低倍体

    多倍体

    导管癌

    18(20.69%)

    1(1.15%)

    4(4.59%)

    64(73.56%)

    小叶癌

, 百拇医药     0

    1(11.11%)

    4(44.44%)

    4(44.44%)

    小叶癌合并 导管癌

    1(25%)

    0

    1(25%)

    2(50%)

    2.2 多倍体乳腺癌DNA直方图分析 70%的乳腺癌为多倍体,多倍体的峰型各异,具有3个G1峰者14例(20%),2个G1峰者56例(80%);含高倍体峰者61例(87.14%),含二倍体峰者48例(68.57%);二倍体G1峰所占比例低于异常G1峰者15例(21.43%)。
, 百拇医药
    2.3 淋巴结转移 按国际临床TNM分期,并经病检证实。二倍体的区域淋巴结阴性率(47.37%)高于异倍体(35.80%),N2期以上者异倍体占95%,二倍体占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表2 乳腺癌DNA倍性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DNA倍性

    N0(38例)

    N1(42例)

    N2及N2以上(20例)

    二倍体

    9(23.68%)

    9(21.43%)
, http://www.100md.com
    1(5%)

    异倍体

    29(76.32%)

    33(78.57%)

    19(95%)

    2.4 雌激素受体分析 100例乳腺癌标本中有96例作了雌激素受体分析。雌激素受体阴性和阳性组的异倍体率分别为88.89%和80.46%,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乳腺癌DNA倍性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

    倍 体

    ER表达结果

    +
, http://www.100md.com
    -

    二倍体

    17(19.54%)

    1(11.19%)

    异倍体

    70(80.46%)

    8(88.89%)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7.9;R39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2-0183-01

    我们拟采用新鲜标本对乳腺癌的几个预后因素作前瞻性研究,以克服用石蜡包埋组织作回顾性研究时出现的图形分辨差、准确性相对较低的问题。本文作为一个阶段性总结,对100例乳腺癌进行DNA倍性分析,同时比较不同DNA倍性的乳腺癌细胞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和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以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病理资料 1996年12月~1998年7月湖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的新鲜手术标本100例,均经病理确诊。平均年龄43.3岁(28~68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7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小叶癌4例。

    1.2 标本制备 取1块约0.5 cm3的病灶组织(其余病灶组织送病检及雌激素受体测定),剪碎,100目铜网过滤,75%乙醇固定,4℃过夜,用DAPI(二氨基-2-苯基吲哚)染色DNA,300目尼龙网过滤后即可上机。

    1.3 FCM测定 PASIIIi流式细胞仪为德国PARTEC公司产品,以汞灯为激发光源,荧光信号通过435 nm波长的滤镜,DAPI产生的蓝色荧光信号被收集起来,经计算机处理(FLOW系统),即可得到所需的DNA直方图,用于DNA峰值计算,每份标本收集2万个细胞。
, http://www.100md.com
    1.4 雌激素受体分析(SABC法) 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的即用型产品,单克隆抗体,用微波修复抗原,DAB显色。

    1.5 资料分析 以同一乳房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参照计算DNA指数(DI)。DI为待测标本与参照标本的G1期峰值之比。DI在0.9~1.10之间为二倍体,在此范围之外的为异倍体;异倍体可分为如下几种:①高倍体(DI>1.10),②低倍体(DI<0.9),③多倍体:多个G1期峰,提示有多种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存在。两个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DNA倍性分析 100例乳腺癌中,二倍体占19%,异倍体占81%(高倍体2%,低倍体9%,多倍体70%),导管癌以多倍体和二倍体为主,分别占73.56%和20.69%,小叶癌以多倍体和低倍体为主,各占44.44%,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乳腺癌DNA倍性分析

    类型

    二倍体

    高倍体

    低倍体

    多倍体

    导管癌

    18(20.69%)

    1(1.15%)

    4(4.59%)

    64(73.56%)

    小叶癌

, 百拇医药     0

    1(11.11%)

    4(44.44%)

    4(44.44%)

    小叶癌合并 导管癌

    1(25%)

    0

    1(25%)

    2(50%)

    2.2 多倍体乳腺癌DNA直方图分析 70%的乳腺癌为多倍体,多倍体的峰型各异,具有3个G1峰者14例(20%),2个G1峰者56例(80%);含高倍体峰者61例(87.14%),含二倍体峰者48例(68.57%);二倍体G1峰所占比例低于异常G1峰者15例(21.43%)。
, 百拇医药
    2.3 淋巴结转移 按国际临床TNM分期,并经病检证实。二倍体的区域淋巴结阴性率(47.37%)高于异倍体(35.80%),N2期以上者异倍体占95%,二倍体占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表2 乳腺癌DNA倍性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DNA倍性

    N0(38例)

    N1(42例)

    N2及N2以上(20例)

    二倍体

    9(23.68%)

    9(21.43%)
, http://www.100md.com
    1(5%)

    异倍体

    29(76.32%)

    33(78.57%)

    19(95%)

    2.4 雌激素受体分析 100例乳腺癌标本中有96例作了雌激素受体分析。雌激素受体阴性和阳性组的异倍体率分别为88.89%和80.46%,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乳腺癌DNA倍性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

    倍 体

    ER表达结果

    +
, 百拇医药
    -

    二倍体

    17(19.54%)

    1(11.19%)

    异倍体

    70(80.46%)

    8(88.89%)

    3 讨论 乳腺癌的DNA倍性有何特征,DNA倍性与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以及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有无联系,同一患者这3项预后指标是否一致目前少有报道。从本文结果看,乳腺癌的异倍体率高达81%,而且以多倍体为主,小叶癌和导管癌的倍体类型各异,多倍体的峰型也各不相同,含2种G1峰的占80%,含3个G1峰的占20%,这一现象可能是乳腺癌的异质性在流式细胞仪上的表现,也可能是不同患者疗效不同的原因之一。

    二倍体肿瘤未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多于异倍体肿瘤,而出现多个淋巴结转移者中异倍体肿瘤明显多于二倍体肿瘤。38例乳腺癌未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29例是异倍体,占76.32%,这是否是淋巴结阴性而预后仍然不好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100例乳癌中兼具3种“好”的预后指标者仅7例(淋巴结阴性、二倍体、雌激素受体阳性),兼具3种“坏”的预后指标者仅6例(淋巴结阳性、异倍体、雌激素受体阴性)。这些患者的预后究竟如何,还有待我们继续随访。

    收稿日期:1998-09-02

    修回日期:1998-11-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