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8587
乳腺腺肌上皮瘤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王益春 饶慧蓉

    单位:王益春(安徽省芜湖县医院外科 241100);饶慧蓉(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合肥 230032)

    关键词:乳腺肿瘤;腺肌上皮瘤;诊断;鉴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990230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2-0173-0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5岁,已婚。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限有一核桃大小肿块,质偏硬,轻度触痛,抗炎治疗无效。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左乳肿块,乳腺癌待排除。遂行肿块切除术。
, http://www.100md.com
    2 病理检查

    2.1 肉眼观察 结节状组织4 cm×3.5 cm×3 cm大小,灰白色,切面无包膜,均质,质偏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略呈分叶状。

    2.2 镜下观察 肿瘤组织由增生的肌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组成,肌上皮细胞呈梭形、多边形,胞界不清,胞浆淡染,核无异型,常围绕腺管或管间呈束状、片状分布,腺上皮位于中央,呈管状,内衬立方或柱状上皮,部分上皮表面见顶浆分泌(图1,2)。少数导管上皮增生活跃充满管腔,间质见疏松纤维组织。

    图1 乳腺腺肌上皮瘤,肌上皮呈束状增生。HE×100

    图2 乳腺腺肌上皮瘤,增生肌上皮呈梭形。HE×400
, 百拇医药
    2.3 免疫组化染色 肌动蛋白(actin)、S-100肌上皮阳阳性,上皮膜抗原(EMA)和角蛋白(keratin)腺上皮阳性(图3~5)。

    图3 乳腺腺肌上皮瘤S-100呈阳性表达。S-P×100

    图4 乳腺腺肌上皮瘤,actin呈阳性表达。S-P×100

    图5 乳腺腺肌上皮瘤,EMA呈阳性表达。S-P×100

    病理诊断:左乳腺腺肌上皮瘤。

    3 讨论
, 百拇医药
    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良性肿瘤,其组织发生尚未完全定论〔1〕,目前多认为来自于细胞向上皮和闰管上皮细胞双向分化。临床均为女性,发病年龄27~80岁,平均5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中央或周边部可触及肿块。肿块直径平均1.5~2.5 cm大小,少数可达7 cm。

    肿瘤由增生的肌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组成,但与乳腺良性增生病及良性肿瘤中肌上皮细胞增生不同,后者仅围绕导管呈灶性增生,而腺肌上皮瘤则以肌上皮细胞活跃增生为主,细胞弥散,密集呈片,并见轻度异型,增生显著时常压迫腺管,致使管腔闭塞。

    病变中的肌上皮和腺上皮成分的比例,根据Loose等〔2〕观察大多为1∶1,少数可达6∶1,且常有一定规律,复发性肿瘤中肌上皮成分明显增多。Tavassoli〔3〕将此肿瘤分为3型:(1)梭形细胞型:常以肌上皮细胞增生为主,细胞梭形、短梭形呈束状结构。当腺上皮成分少时易与平滑肌瘤混淆。(2)腺管型:本型特点是由腺上皮和肌上皮细胞围绕未稍导管呈聚集性增生,形似一般腺泡、管状或导管腺瘤。当上皮增生显著时,腺管可受压闭塞。此型边缘常不规则,瘤细胞常浸润周围的乳腺组织,因此切除后常易复发。(3)小叶型:增生的肌上皮细胞呈实性、巢状,细胞浆常透明或嗜酸,有的似浆细胞样,它们常围绕受压上皮细胞。肿瘤性肌上皮细胞轻度异型,可见少数核分裂象(1~3/10HPF),瘤周边纤维性包膜向瘤内伸展,把肌上皮分隔呈结节状或小叶状。间质有玻璃样变及钙化。
, 百拇医药
    乳腺腺肌上皮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手术后常易复发,Rosson报道18例,手术后随访0.5~5.5年仍健在,其中17例局部切除后有2例复发。Tavassoli报道56例腺肌上皮瘤,随访结果8例(14.3%)复发,其中2例多次复发后伴脑、肺转移。复发后瘤细胞常出现异型,核分裂象增多,并呈浸润性生长,此时应考虑为恶性腺肌上皮瘤或腺肌上皮癌。因此,建议在确诊腺肌上皮瘤时,应尽量行局部扩大切除。

    当梭形细胞增生明显时,应注意与平滑肌瘤、纤维瘤、纤维组织细胞瘤及肌纤维母细胞瘤鉴别。鉴别时应仔细观察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如纤维瘤富有胶原基质,纤维组织细胞瘤常见花瓣状排列,平滑肌瘤呈编织状结构,腺肌上皮瘤,常围绕腺管呈束状、片状;免疫组化染色,腺上皮肌上皮双相阳性表达,电镜见瘤性肌上皮细胞内含有直径6 nm的肌微丝。

    本病曾有不同命名,如肌上皮瘤,乳腺导管腺瘤、混合性唾腺型肿瘤等,我们认为肌上皮瘤、乳腺导管腺瘤均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而混合性唾腺型腺瘤又易与乳腺多形性腺瘤混淆,本瘤是由乳腺肌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共同增生组成的肿瘤,故应称为腺肌上皮瘤。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王益春,男,52岁,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Simpson RHW, Clarke IJ, Sarsfield PTL et al. Epitheli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Clin Pathol,1994;44(5):419~423

    2 Loose JH, Pathchefsky AS, Hollander IJ et al. Adenomyoepithelioma of the breast:A spectrum of biologic behavior. Am J Surg Pathol,1992;16(9):868

    3 Tavassoli FA. Myoepithelial lesions of the breast: Myoepitheliosis adenomyoepithlioma and myoepithelial carcinoma. Am J Surg Pathol,1991:15(6):554

    收稿日期:1999-01-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