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0608
43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防治
http://www.100md.com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邹小明 黄志勇 王武军 蔡开灿 杨锡耀 陈 钢

    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胸心外科, 广州,510515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990245 中图分类号:R746.1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危象是临床危重难治疾病。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以横纹肌无力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分为眼肌型,延髓型及全身型。急骤发生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即为重症肌无力危象,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8年10月共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43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18~59岁,全身型25例,延髓型18例,MG合并甲亢5例,合并癫痫2例。术前发生肌无力危象5例,胆碱能危象4例,其中2例肌无力危象合并胆碱能危象,行气管切开,正压呼吸辅助。全部病人均行正中剖胸,胸腺切除,前上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术后继续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手术后胸部X线摄片证实肺部感染25例(58.1%)。术后每日使用5~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连用7~10 d。术后应用大剂量抗生素,作痰培养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31例,胆碱能危象5例;肌无力危象合并胆碱能危象7例。经药物治疗后危象无法控制,而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30例,术后因暴发性肌无力危象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败血症死亡2例,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全部治愈。

    3 讨论

    (1)慎重用药,减少诱因。MG病人胆碱酯酶抑制剂用量不足或突然停药,易发生肌无力危象,相反,用药过量时易致胆碱能危象。故应用新斯的明和吡啶斯的明时应慎重。全身感染、孕妇分娩、手术创伤和应用对神经肌肉接头有阻滞作用的肌松药,抗生素等易诱发肌无力危象,尤应戒绝。如全麻后应用肌松剂,手术后要用足量新斯的明对抗。术后加强呼吸道的护理,使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2)及时鉴别危象类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发生危象后要根据过去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剂量和时间,有无毒蕈碱样和烟碱样副反应的症状来鉴别。如鉴别不易,则用腾喜龙试验以明确为何种危象,以便准确用药。危象中以肌无力危象最常见,约占95%,腾喜龙试验阳性。确诊后立即注射足量的新斯的明。如为胆碱能危象(腾喜龙试验使呼吸肌无力加重,约占重症肌无力危象4%),暂停新斯的明,立即注射阿托品0.5~1 mg。反拗性危象,见于暴发型或胸腺瘤手术后数天,不能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减轻或控制危象,在重症肌无力危象中约占1%[1]。(3)控制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诱发危象的常见原因,当危象发生后又加重了肺部感染,二者互为因果。严禁使用对神经-肌肉接头有阻滞作用的抗生素,例如多粘菌素、氨基甙类、四环素、林可霉素和磺胺等。最好根据痰培养药敏结果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药物。(4)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可纠正胸腺的免疫异常,调节淋巴结的免疫功能,抑制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促进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改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通常从小剂量开始,每日静注地塞米松5~10 mg,渐渐增加,与此同时,应用足量抗生素。(5)掌握气管切开适应症。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后,一般药物难于控制,不易短期内改善症状,而且危象患者多合并肺部感染,呼吸道异物难以咳出。因此,对于注射新斯的明后呼吸功能不能恢复者以及频繁发生危象的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正压辅助呼吸[2]。对于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呼吸突然停止的病人,应立即作气管插管,待病情稳定后作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这是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明山,方思羽,阮旭中.神经科急症诊断治疗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03~416

    2 蒋耀光,王如文,范士志等.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4(5):257

    (收稿日期:1998-11-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