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川北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1517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蒋成 张德纯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南充 637000

    关键词:

    川北医学院学报/990219

    文章编号:1005-3697(1999)02-0032-02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A

    上肢锐器伤最导易致周围神经损伤,临床上十分常见。我科从1990~1997年共收治上肢周围神经损伤121例,166条神经。经1~7 a临床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1例,男性113例,女性8例。年龄7~63岁,平均28岁。右侧76例,左侧45例。受累神经166条,其中桡神经57条,正中神经61条,尺神经48条。损伤部位,肘上47例,肘下74例。损伤3月内的病人(包括急诊手术)82例,损伤超过3月的病人39例。损伤原因,均为锐器伤。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式

    本组12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急诊手术56例,分别合并有肌健,尺挠动脉或肱动脉损伤。在修复神经的同时并修复肌腱及血管。择期手术65例,平均伤后3.5月,最长的1.5 a。术中应尽可能切除神经断端周围瘢痕,神经断端已形成神经纤维瘤,要切除纤维瘤到正常神经纤维。通过游离神经的远近端或神经转位,肢体位置放置、神经移植解决神经短缩。神经吻合均是在手术放大镜下,用6~0无损伤缝线在无张力情况下,采用神经外膜缝合,并用石膏外固定3周。

    1.3 结果

    本组121例获得1~7 a临床随访。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本组病例按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制定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标准[1]判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M4+S3)66例,良(M3+S2)36例,可(M2+S1)10例,差(M1+S1以下)5例。依不同损伤神经按同一标准评定感觉、运动功能情况。桡神经优43条,良11条,可3条。正中神经优30条,良19条,可12条。尺神经优19条,良18条,可6条,差5条。损伤在3月内82例中,优49例,良24例,可8例,差1例。超过3月39例中,优10例,良12例,可13例,差4例。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手术时机、方式与疗效探讨

    有资料表明[2]伤后3个月内治疗疗效最好,且在3月内任何时间进行处理无显著差异。本组病例中,伤后3个月内治疗的优良率89 %,超过3个月治疗的优良率79 %。因此修复时间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神经断裂的缝合方式,目前世界上采用外膜缝合术,束膜缝合术、束组缝合术,束膜加外膜缝合术,以前两种为常用。对神经断裂病例是采用束膜缝合还是外膜缝合,有一定分歧。Bora[3]等研究者认为神经束膜缝合与外膜缝合后神经功能恢复无显著差异,并且神经束膜缝合费时且存在损伤神经束及束间血管的可能性。本组病例均采用神经外膜缝合。神经定位据其断面形态,行走及表面血管分布情况决定,尽可能避免缝合时神经发生扭转引起感觉束与运动束误接情况。本组病例中桡神经疗效优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原因是桡神经干内大部分为运动神经纤维,在修复时对接机会较多。对神经缺失,绝大多数通过游离神经远近端,神经转位及肢体位置解决,在无张力情况下缝合。本组有5例,疗效差,可能是张力过大,使神经发生缺血改变,导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组织检查可见神经外膜增厚[4]
, 百拇医药
    2.2 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功能恢复的因素很多,除伤后时间外,还有神经缺失长度,切口充分引流,防止血肿机化形成瘢痕压迫神经,预防切口感染亦有重要作用。此外,适当外固定患肢、显微外科缝合技术,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均可提高修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Grenshaw, AH;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eadics Mosby Company 1987;vol.wp1201~1202

    2 张咸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200例.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87;9:133~135

    3 Broa, FW, clinonthp, Rel.Res.1978;133:917

    4 殷 琦,陆裕朴.褚晓朝,等.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华骨科杂志,1995;9:596

    (收稿日期:1999-02-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