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内科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3229
尿蛋白和尿酶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临床内科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杨宜娥 吕莎

    单位:济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250014

    关键词:

    临床内科杂志/990208 肾脏疾病是常见病,常规肾功能和尿常规等检测常不能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检测尿中蛋白的不同成份和尿酶早期诊断肾脏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此作一简介。

    蛋白类

    一、微量白蛋白(mALb):白蛋白(ALb)分子量为66 854道尔顿(D),半径为3.6nm,部分可由肾小球通过,但几乎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当肾小球病变时滤过量增多,以至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而从尿中排出,排出量的多少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特别是肾小球通透性改变时更有价值[1]。正常人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很少超过10μg/min或(15mg/24小时),尿ALb/肌酐(Cr)小于0.01,糖尿病(DM)患者无临床蛋白尿者有1/4的患者尿AER异常。叶绍荣[2]比较尿mALb的AER、血清β2-MG、Cr排泄率、24小时尿蛋白指标后认为,AER为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最早期最可靠的指标。
, 百拇医药
    二、转铁蛋白(Tf):其分子量为76 500D,半径为4.0nm,所带负电荷比ALb少得多,等电点较高,因此比ALb更易从尿中排出。Tf/Cr使DN的早期诊断敏感性进一步提高。吴惠毅等研究发现[3],DM患者随机尿Tf/Cr的阳性率(81.9%)显著高于mALb/Cr的阳性率(65.3%)。

    三、β2-微球蛋白(β2-MG):是低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为1.18万D,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绝大部分被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和降解。尿β2-MG测定是判定肾近曲小管受损敏感而特异的指标。陈世敏等[4]认为尿β2-MG、mALb和IgG联合测定有助于对肾脏损害部位及范围的判断。

    四、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目前认为RBP对诊断近端肾小管损害比β2-MG更可靠,因后者在酸性尿中不稳定。
, 百拇医药
    五、刷状缘蛋白(BBP):尿中其含量增加表示肾小管微绒毛组织损伤。其阳性检出率比RBP更敏感。

    六、IgG4:为阴离子型免疫球蛋白,具有特殊的酸性等电点,在肾小球滤过膜电荷改变时可有选择性排泄增多。梁琳琅等[5]测得95例DM患者IgG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无性别差异,与肾小球的损害程度关系密切,不仅可用于DN的早期诊断,还可用于其它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

    七、Tamm-Horsfall(THP)蛋白: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主要来源于肾脏,合成于髓袢升支粗段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并分布其上皮细胞表面。朱新侠等[6]研究发现肾病组尿TH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BUN、Cr异常者与THP呈负相关,而正常者与THP无明显相关性。

    八、载脂蛋白H(APO-H):是一种50KD的糖蛋白,肾小管病变时尿中升高,其阳性检出率为82%,且在pH4.0~8.0范围内至少可稳定保存18小时。因此尿中APO-H是鉴定慢性肾小管功能异常的良好指标,比检测α1-MG、RBP稍敏感,比测定β2-MG、NAG更可靠。
, http://www.100md.com
    九、α1-微球蛋白(α1-MG):是一种糖蛋白,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肾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当肾上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或肾小管重吸收改变时升高。李怡等[7]研究发现Cr清除率尚在正常水平,β2-M尚正常时尿α1MG已明显升高,而且不受酸碱度影响,同时尿ALb/α1-MG还是鉴别肾小球或肾小管性疾病的良好指标。

    酶类

    一、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含量最高。尿NAG/Cr比值增高先于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是DN患者的早期诊断指标。多数肾炎患者也有明显的升高,肾病综合征患者增高最显著。

    二、r-谷氨酰转肽酶(r-GT):存在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及部分亨利氏襻。肾脏疾病患者尿r-GT显著升高。宋志强等[8]认为大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尿r-GT不仅显著高于正常人,也明显高于肾盂肾炎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增高不显著。
, http://www.100md.com
    三、尿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正常人尿LDH同工酶以LDH1为主,LDH2少量,无LDH4和LDH5。吴惠毅等[9]报道肾盂肾炎、上尿道梗阻患者尿LDH同工酶谱中出现LDH4和LDH5,梗阻愈重尿LDH5升高愈明显。重度肾积水患者均出现酶谱异常(LDH5>LDH4>LDH3>LDH2>LDH1),中度积水者仅3/10出现异常酶谱,轻度积水时均正常。

    四、尿丙氨酸氨基肽酶(AAP):尿AAP来源于肾曲管刷状缘,在肾脏损害时常先受累,亚临床表现期即明显升高。检测尿AAP广泛用于肾移植排斥反应及各种肾毒性损害的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罗南萍,杨道理,孙文杰,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糖蛋白及尿白蛋白测定分析.高血压杂志,1996,4∶228.

    2.叶绍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天津医药,1994,22(5)∶285.

    3.吴惠毅,杨庆祥,沈来龙,等.尿液转铁蛋白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检验杂志,1994,12(3)∶117.

    4.陈世敏,罗南萍,孙文杰,等.Ⅱ型糖尿病患者β2-MG、IgG、ALb水平检测对其肾损伤的诊断价值.齐鲁医学检验杂志,1997,8(4)∶11.

    5.梁琳琅,董娟,刘国良,等.用单克隆抗体定量测定糖尿病患者尿IgG4。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17(6)∶346.
, http://www.100md.com
    6.朱新侠,姚婷,王颖明,等.肾病患者尿Tamm-Horsfall蛋白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临床检验杂志,1997,15(2)∶101.

    7.李怡,李文瑞,邱文升,等.尿α1-微球蛋白测定对NIDDM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4)∶202.

    8.宋志强,霍萍,李丽,等.尿液r-谷氨酰转移酶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2)∶116.

    9.吴惠毅,温峰,陈晋,等.上尿道梗阻患者肾盂尿LDH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临床检验杂志,1997,15(2)∶120.

    收稿:1998-08-10 修回:1998-10-1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