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齐鲁医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4590
肺源性心脏病的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齐鲁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林美 王洪芹

    单位:平度市妇幼保健院(山东省平度市 266700)

    关键词:肺心病;护理

    齐鲁医学杂志/99024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R473.5

    1991~1998年,我院共收治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病人106例,在临床的护理抢救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06例,男61例,女45例;年龄58~72岁。其中合并心力衰竭19例,肺性脑病12例,肺水肿3例。经治疗,好转104例,病死2例。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观察

    1.2.1 对呼吸与痰的观察 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与病情的轻重有密切的联系。呼吸快而浅提示病情严重;深而长考虑酸中毒;慢而浅表示碱中毒;端坐呼吸则考虑左心衰竭或肺水肿;节律不规整、意识改变则是肺性脑病和呼吸衰竭的表现。痰由黏变稀白为感染好转,反之为感染加重。

    1.2.2 对脉搏、心率、心律和血压的观察 肺心病病人一般心率较快,常可达120min-1,过快是由于缺氧或呼吸性酸中毒影响心功能所致,约有10%~25%并发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可视为缺氧酸中毒,肺性脑病合并高血压等。

    1.2.3 对皮肤、黏膜的观察 要注意观察皮肤黏膜除发绀外,皮肤的温度、湿度,皮肤呈现纹状,且湿而冷,应注意休克的发生。

    1.2.4 对腹胀与呕吐的观察 由于胃肠系统微循环障碍,肠黏膜易发生糜烂、溃疡和渗血。病人可吐咖啡样物,伴柏油样便。及时送检粪标本,预防失血性休克发生。
, 百拇医药
    1.2.5 对神志的观察 本病有高达39%的病人合并肺性脑病,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也有精神欣快,烦躁不安甚至昏迷者。当由兴奋转为抑制时,提示病情危重,这些病人对治疗抢救效果差,症状多于夜间加重,夜间应严密观察。

    2 护理体会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对病情的变化和发展及时发现和处理,做好床边交接和特别护理工作。

    (2)正确氧疗:根据病情需要,随时调整给氧的流量,一般给氧量为1~2L/min,浓度为24%~30%,以保持PaO2≥7.33kPa为宜。给氧的同时可配用呼吸兴奋剂。鼻导管每24h更换1次。湿化瓶定时检查更换。保证给氧顺利。

    (3)呼吸兴奋剂应用:呼吸衰竭的病人,中枢对CO2兴奋性降低。用呼吸兴奋剂时,应配用支气管解痉药,否则达不到用药目的。
, 百拇医药
    (4)强心剂的应用:密切观察脉搏、心律、心率的变化,防止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有条件者做好心电监护。

    (5)静脉给药的速度:应根据心、肺功能的情况而定,一般不宜过快,20~30滴/min为宜。过快加重心、肺负担,有引起肺水肿、脑水肿的危险。

    (6)做好基础护理:①保暖,通气,保持病房空气清洁,定时用84消毒液喷洒消毒,防止交叉感染。②绝对卧床休息,减轻心、肺负担。③定期更换床单衣物。出汗较多,定期擦澡。防止发生褥疮。④给高蛋白、高糖、低盐易消化的饮食。⑤准确记录出入量,对尿、呕吐物、痰、汗液和大便的出量与性质及各种治疗用液的摄入量,都应准确及时记录。⑥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增强治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各项诊疗护理工作。

    (1999-03-20收稿 1999-05-29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