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医学》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4959
腹腔结核的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华西医学》 1999年第2期
     作者:王佑娟 冯玉麟 陈志新

    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成都 610041)

    关键词:腹腔结核;误诊;分析

    华西医学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1999年 第14卷 第2期 Vol 摘要:为了探索腹腔结核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作者对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1995年1月~1998年11月经手术确诊的腹腔结核2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腹腔结核多见于年轻患者,(2)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3)当腹腔结核有干酪样坏死特别是有脓肿形成时,B超及CT检查能准确地提供腹部包块的位置、数量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而且对腹腔结核的诊断亦有帮助作用。结论:减少腹腔结核误诊的关键是对该病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其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R524 [文献标识码]B
, 百拇医药
    [文章编号]1002-0179(1999)02-0231-02

    Misdiagnosis analysis of Abdomen Tuberculosis

    WANG You-juan,FENG Yu-lin,CHEN Zhi-Xin

    典型的腹腔结核,一般诊断不难,并以内科治疗为主,其严重程度也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发展日渐减轻。但部分患者的腹腔结核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误诊为外科及其它系统疾患,经剖腹探查或因其并发症行手术治疗而证实。本文总结我院1995年1月~1998年11月经手术确诊的腹腔结核24例,就其误诊原因和治疗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提高腹腔结核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6~47岁,平均年龄28.2岁。伴有肺结核1例,肾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
, 百拇医药
    1.2 主要临床表现 见表1。

    表1.主要临床表现

    腹部包块

    急腹症

    腹痛

    腹胀

    恶心呕吐

    发热

    盗汗

    例数

    17

    3

    13
, 百拇医药
    10

    8

    7

    6

    百分比

    70.8%

    12.5%

    54.2%

    41.7%

    33.3%

    29.2%

    25.0%

    1.3 特殊检查 B超检查18例,16例(88.0%)提示腹部包块,6例(33%)示少量腹水,疑诊为结核5例。本组有5例患者术前行腹部CT检查,3例疑诊为腹腔结核。
, 百拇医药
    1.4 术前诊断 怀疑腹腔结核仅6例;其它分别诊断为:恶性淋巴瘤7例,回盲部肿瘤2例,肠克隆氏病2例,胰腺癌1例,腹膜后肿瘤1例,肝癌1例,胃癌1例,阑尾炎穿孔全腹膜炎3例。术前总误诊率为75.0(18/24)。

    2 讨论

    2.1 误诊的常见原因 本组术前误诊率高达75.0%,结合本组病例分析,我们认为误诊的主要原因有:①腹腔结核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虽部分患者有发热、腹痛腹胀、贫血、消瘦、乏力盗汗等症状,但临床医生多考虑为腹部其他疾病的一般表现导致误诊。②与临床医生对本病及其并发症症状的多样性认识不足亦有关,外科临床常见的腹腔结核多因腹部包块或急腹症等情况就诊,这两种情况在本组高达83%,以腹部包块就诊时临床上常难以与肿瘤区别。③在腹腔结核发生外科急腹症如急性肠穿孔、肠梗阻等需紧急手术治疗者,常以并发症作为第一诊断,病因往往考虑外科常见疾病,同时也不允许进一步详细检查,这给术前确诊带来一定困难〔1〕。④腹腔结核可无肺及其他部位结核病史,本组伴有腹外其他部位结核者仅12.5%。部分患者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为偶然发现腹部包块而就诊。
, 百拇医药
    分析本组病例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1、2〕,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以减少误诊率:①腹腔结核多见于年轻患者,本组均为青壮年,平均年龄为28.2岁,且部分患者伴有如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进行结核方面的相应检查。②绝大多数患者虽以腹部包块就诊,本组占70.8%,但多同时伴有腹痛、腹胀;且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扪诊腹部可有柔韧感或轻度腹膜刺激征;可有少量腹水。而腹腔内恶性肿瘤所致的腹部包块则常见于中老年,包块质地较硬,腹部无柔韧感或腹膜刺激征,除晚期患者外,一般无明显腹水。③有些患者可有肺结核或其它部位结核病,本组有3例伴有其它部位的结核。张铁坚等〔3〕曾报告34例肺结核合并急腹症中,16例肠梗阻有14例为结核所致,应引起重视。④腹腔结核的一般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及抗PPD抗体强阳性,对诊断有帮助〔4〕。而本组患者无一例作过该项检查。⑤当腹腔结核有干酪样坏死特别是有脓肿形成时,B超检查对诊断有提示作用;本组18例患者作B超,5例提示腹腔结核。CT不但能准确地提供腹部包块的位置、数量及与周围围脏器的关系,而且对腹腔结核的诊断亦有帮助作用;本组有5例患者术前行腹部CT检查,3例提示腹腔结核。
, 百拇医药
    2.2 手术指征 腹腔结核原则上以内科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我们认为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①腹腔结核出现了肠穿孔或肠瘘、消化道大出血、不能缓解的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②腹腔内巨大结核性脓肿形成难以控制;脓肿穿破腹壁形成窦道经抗结核治疗长期不愈;③腹部包块诊断不明,不能排除腹腔内恶性肿瘤者;④诊断明确的腹腔结核,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后,腹腔内包块不但未缩小,反而逐渐长大,且结核中毒症状不见改善者。术后进一步的抗结核治疗和全身支持疗法,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彻底治愈腹腔结核的关键。

    作者简介:陈志新,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3 参考文献

    1 朱景德,万基兴:肠系膜淋巴结结核28例诊治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994;3∶296。

    2 胡伟,王崇文:结核性腹膜炎误诊分析(附21例报告)。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87;10∶26。

    3 张铁坚,吴天锡,王泽侯:34例肺结核合并急腹症外科治疗体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87;10∶封三。

    4 马屿,潘毓萱:结核病的诊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5;18∶68。

    (收稿日期:1999-04-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