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 > 肾盂肾炎
编号:10224992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http://www.100md.com 《华西医学》 1999年第2期
     作者:杨峰涛 洪汉业 黄诚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汕头 515041)

    关键词:

    华西医学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1999年 第14卷 第2期 Vol [中图分类号]R692.7;R364.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0179(1999)02-0250-01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慢性肾实质严重感染的特殊类型病变,文献少有报告,在临床上较易误诊。本文报道3例,其中2例被误诊为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并肾(肾周围)脓肿,1例误诊为肾肿瘤。因此,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治疗经过作一介绍。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例1.女,32岁,右侧腰部肿块渐大伴右下肢跛行约一个月于1992年5月入院,发病以来,伴有畏寒、发热、尿频、尿痛、排尿混浊,纳差、消瘦。体检:体温38.5℃,贫血貌,右腰部饱满,可扪及12cm×10cm×8cm肿块,界限不清,皮温高,有波动感,触痛明显,右下肢呈屈曲状态,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尿脓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8.9×109/L,红细胞200×1012/L,血红蛋白5.7×10g/L。X线检查:腹部平片,右肾轮廓不清,右腰大肌阴影消失,右肾区有结石影。静脉肾盂造影:右肾无功能,左肾功能正常。CT检查:提示右肾,右肾周,右腰部有多个低密度区,且右肾内有结石。B超检查:右肾外形失常态,内有多枚结石,右肾及右肾周、右腰部有不均质较低回声区。诊断:右肾结石并右肾(肾周)脓肿,右腰部脓肿,予施行右腰部脓肿切开引流,探查脓腔呈多房性,且与右肾周、右肾相通,并扩展至右髂部,吸出粘稠脓液约500ml,脓液细菌培养为奇异变形杆菌,脓液引流一周后,右下肢活动正常。引流术后二个月行右肾摘除,见右肾正常结构破坏,内有多枚结石,且充满坏死组织样物。病理诊断:右肾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 百拇医药
    例2.男,60岁,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一个月,尿中偶排出小条状血块,于1992年8月入院,四年前曾患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已治愈,体检:左肾下极左肋缘下刚及,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蛋白,血常规:红细胞3.60×1012/L,白细胞10.5×109/L。X线检查:腹部平片,未见异常。静脉尿路造影:右肾功能正常,左肾无功能。左肾逆行肾盂造影,造影剂至肾盂处受阻,各肾盏无法显示。B超检查:提示右肾占位。CT检查:左肾体积增大,肾实质内有多个大小不等低密度区,提示肾占位。持硬外麻下行左肾切除术,肉眼见肾实质、肾盏内为大小不等的黄色组织样物填充。病理诊断:左肾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例3.女,60岁,以发热,右腰部疼痛于1998年7月入院,伴尿频、尿急、尿痛、消瘦,有糖尿病史,体检:体温38.2℃,贫血貌,右上腹部及右腰部有压痛,右腰部水肿。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白细胞,血常规:红细胞3.03×1012/L,血红蛋白9.0×10g/L,白细胞21.4×109/L,血糖15.3mmol/L。X线检查:腹部平片:提示右输尿管上段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右肾无功能、左肾功能正常。B超检查:右肾周有一9.6cm×8.0cm×4.2cm低回声区,右肾实质有不均质强回声。CT检查:右肾实质及肾周有大小不等低密度灶,右输尿管上段有一高密度影。诊断: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肾周脓肿,行右肾摘除。病理活检:右肾黄色肉芽肿性肾孟肾炎。
, 百拇医药
    2 讨论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原体多为大肠杆菌或变形杆菌,肉眼可见肾实质破坏,脓腔形成。黄色肉芽性病灶形成为其特征。

    2.1 临床表现 本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脓尿,慢性尿路感染,血尿,尿路结石,腰痛等,部分患者伴有发热、乏力、厌食、体重下降,由于临床症状的复杂多样化,致使本病诊断困难,但仍有作者认为本病还是具有一定临床特征〔1〕。(1)几乎总是单侧发病;(2)患侧肾功能丧失或明显受损,甚至可扪及有压痛的肾脏肿块;(3)可伴有上尿路结石或脓尿,血尿;(4)常伴有贫血,血沉增速,白细胞增多。本组3例患者,2例脓尿者分别伴有肾或输尿管结石,(其中1例有糖尿史),1例为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

    2.2 影像学改变 根据本文3例临床资料,参照文献资料〔2〕,本病具有下列影像学表现:(1)腹部平片:患侧肾影增大或轮廓不清,或同侧腰大肌阴影消失,或肾、输尿管有结石;(2)静脉尿路造影:可表现患侧肾无功能或肾功能减退,肾盏呈外压性改变;(3)逆行肾盂造影:肾盂肾盏解剖形态不清或肾盏呈弧形压迫。(4)B型超声检查:提示肾占位或肾、肾周低回声区或不均质性中强回声。(5)CT检查见肾实质有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占位性病变,边缘模糊,增强扫描时,病灶CT值常为负值。病变可穿破肾包膜,向肾周、腰大肌等部位扩展浸润。
, 百拇医药
    2.3 诊断 本病临床诊断很难,除上述临床征象外,在静脉肾盂造影,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方面只能说明肾区肿块或肾内占位性病变,肾盏变形,肾或输尿管结石,肾积液〔3〕。但上述影像学在诊断上并无特异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加以综合分析。因此,在临床上对于有慢性尿路感染病史以及影像学某些可疑性改变者,应考虑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可能〔4〕。肾动脉造影,对鉴别诊断有所帮助,病变区域通常显示无血管或肿块血管减少。

    2.4 治疗 由于该病在临床上与肾癌、肾结核、肾脓肿等不易鉴别,加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病变为单侧性,故大多数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病肾需要手术切除〔5〕。因此,手术切除患肾成为本病的重要治疗方式。对于合并脓肿的病例,由于肾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加重摘除肾脏的手术难度;因此,术前应结合影像学等临床资料,制定缜密的治疗措施,以免手术时损伤周围脏器。本文例1采用先引流脓肿,再择期施行病肾摘除。

, 百拇医药     本组病例均行病肾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

    3 参考文献

    1 史时芳,等: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87;8∶149。

    2 童林军,等:黄色肉芽肉肿性肾盂肾炎六例报告。临床放射杂志 1992;11∶47。

    3 钱桐荪主编:肾脏病学。第二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439。

    4 时任高: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见:时任高,沈清端主编:肾脏病诊断和治疗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25。

    5 时任高,宋青:慢性肾盂肾炎。见: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26。

    (收稿日期:1998-10-15),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 > 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