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药》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31542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药》 1999年第2期
     作者:周爱珍

    单位:周爱珍 柳州市工人医院 545005 广西柳州市柳石路1号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活血化瘀;辨证论治;中药灌肠;内服

    广西中医药/990214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近年来我科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采取中药保留灌肠为主,内服中药为辅治疗本病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住院病例58例,均为已婚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5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诊断依据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的标准〔1〕。其中下腹一侧或两侧不同程度的疼痛、坠胀者50例,腰骶部痛者40例,带下增多者36例,月经失调者28例,继发不孕者4例。妇科检查;一侧或双侧附件增粗46例,扪及附件包块者18例,子宫或附件有触痛者54例,B超提示子宫或附件有炎性病变者48例,盆腔有炎性包块者16例,盆腔积液者30例。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丹参30g,牡丹皮、赤芍、三棱、莪术各15g,当归10g,薏苡仁30g,枳壳、延胡索各12g.湿热瘀阻型(30例),治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取基本方加蒲公英、败酱草各30g,金银花15g,泽泻、黄柏各10g.寒湿凝滞型(6例),治以温经活血化瘀,散寒除湿。取基本方加吴茱萸、桂枝、木香各10g,茯苓、白术各15g.气滞血瘀型(16例),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取基本方加桃仁、红花、川芎、制香附、柴胡、五灵脂各10g.气虚血瘀型(6例),治以补气活血,化瘀止痛。取基本方加党参12g,黄芪30g,木香10g,菟丝子12g,鸡血藤15g,川芎10g.每日1剂,取头煎浓汁100~150ml,药液温度保持在37℃左右,每晚保留灌肠。再取复煎药液内服。10天为1疗程,经期不停药,但月经过多者经期停止灌肠。伴有低热或亚急性发作者,配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 治疗结果

    治疗1~3疗程。痊愈为症状消失,双合诊及B超检查子宫附件均正常,计18例。好转为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双合诊子宫附件压痛基本消失,附件增厚或增粗减轻,包块明显缩小,或盆腔积液减少,计40例。无效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未见改变,计0例。本组总有效率100%.
, 百拇医药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32岁,已婚。1998年3月13日入院。患者“慢性盆腔炎”病史3年,下腹疼痛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均用抗生素治疗。3周前下腹疼痛再发,左少腹疼痛尤甚,伴下腹坠胀,腰骶部胀痛,持续不止,带下色黄量多,质稠味臭。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涩。B超示左附件有37mm×31mm非均质性包块,边界模糊,盆腔内有42mm×55mm液性暗区。西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中医诊断为症瘕(湿热瘀阻型)。予上述基本方加蒲公英、败酱草、金银花、黄柏、茯苓、泽泻。每日1剂,头煎灌肠,复煎内服。连续治疗15天后自觉症状消失,带下减少。B超复查左附件包块消失,盆腔积液减少。守原方去三棱、莪术,加党参、黄芪,继续治疗1周,各项检查正常出院。

    5 讨论与体会

    慢性盆腔炎多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是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或起病缓慢忽视治疗所致。〔2〕本病症状散见于中医学的“带下病”“症瘕”、“腹痛”、“月经失调”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余邪未净,与血互结,瘀积胞中,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冲任受阻所致。故治疗时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清热利湿,若病久湿阻经脉,与寒相合,而成寒湿凝滞,则佐以温通祛湿;以祛除体内寒湿瘀阻之邪,使经脉通畅,诸症自除。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每多引起精神抑郁,产生肝郁气滞症状,故治疗还当配以疏肝行气药物,以使气行则血行,从而增强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的作用〔2〕。病程日久,常虚瘀夹杂,治疗中还要顾护正气,使气血旺盛,以克病邪。基本方中当归、赤芍、丹参、牡丹皮活血化瘀,三棱、莪术破气逐瘀,薏苡仁健脾利湿,延胡索行气止痛,临证还应注意随辨证选加药物,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药理实验证明: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明显的抗渗出和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松解粘连,促进炎症吸收、组织修复与再生,并可通过免疫系统协同清热解毒药物发挥抗炎作用 。中药保留灌肠能使药物通过直肠、结肠吸收入盆腔,直达病所,增加局部药物的浓度。复煎药物内服,可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协同治疗疾病,故可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郑怀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59.

    [2]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75.

    [3] 王筠默.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3.

    (1999-01-21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