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循环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39109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观察(摘要)
http://www.100md.com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王焕文 芦海 徐航 朱栓立 乔华 兰正福 邢万忠 张淑华 邓宇 李淑荣 戴庆麟

    单位:北京市,北京酒仙桥医院 北京高血压糖尿病研究所 内科 100016

    关键词:

    中国循环杂志990220 一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舒血管物质。我们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O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关系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我们于1998年春共观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例(原发性高血压组),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44~73(60.5±7.5)岁,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者入选(血压平均为150.3±17.2/92.0±11.8 mmHg)。患者不伴有肝肾及呼吸系统疾病,无显著心绞痛症状。按1979年郑州会议分期标准,原发性高血压Ⅰ期8例,Ⅱ期18例,Ⅲ期8例(7例并发脑卒中,1例并发心肌梗死)。34例中服用降压药(尼群地平、吲达帕安及复方降压片)者26例,未服降压药者8例。同时选本院职工健康查体者28例(男18例,女10例为对照组,年龄59.5±8.0岁,血压平均为119.3±10.4 mmHg/76.0±6.6 mmHg。受检者采血前停服硝酸酯类药物2周以上,采清晨空腹血分别测定内皮素1(放射免疫法,药盒由东亚放射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批间变异<15%,批内变异<10%)及NO(铜离子活化镉还原法测定亚硝酸盐,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提供,批间变异为10.15%,批内变异为6.53%)。颈动脉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使用Sigma88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 MHz。

    2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NO为26.48±13.12 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39±18.73 μmol/L(P<0.05)。服用与未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O分别为27.01±13.51 μmol/L及24.71±16.06 μmol/L(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内皮素为55.60±33.75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84±18.99 pg/ml(P<0.05)。内皮素1与NO间未见显著相关(r=0.164,P>0.05)。

    原发性高血压组检出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5例[检出率为44.1%(15/34)],对照组检出3例[检出率为10.7%(3/2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伴与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NO分别为20.19±13.08 μmol/L与31.47±12.69 μmol/L,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NO明显降低(P<0.05),但NO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相关不明显(r=-0.187,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做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对高血压病情的了解和治疗。本文观察到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NO水平更低,提示NO降低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认为NO除有舒缓血管平滑肌作用外,并有抑制平滑肌增殖和血小板在血管内皮的聚集作用,对动脉壁有保护意义。另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受损可能造成NO降低,两者可能互为因果。本文资料提示服用尼群地平、吲达帕安或复方降压片对血浆NO水平无显著影响,但病例数较少,仅供参考。

    作者简介:王焕文 男 61岁 主任医师

    (收稿:1998-06-29 修回:1998-09-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