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08516
细针吸取细胞学在霍奇金病诊断上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姚宇琪 杨霞 董荣春 许峰 孙维纲

    单位:杨霞(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 610042);姚宇琪 董荣春 许峰 孙维纲(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成都 610041)

    关键词:霍奇金病;细胞学;针吸;诊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990334分类号 R733.1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3-0270-02

    目前,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已在国内外深入开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总结分析经活检诊断为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的FNAC资料,以探讨FNAC在HD诊断上的应用价值和涂片上的细胞形态特点。
, 百拇医药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1991~1997年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部淋巴结FNAC检查材料2 359例,FNAC诊断为恶性和可疑恶性肿瘤者819例,继FNAC后2个月内对其中272例进行同部位组织活检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发现17例HD(6.25%)。

    本组病例,男13例,女4例。年龄3~69岁,平均23岁,就诊时病程为1~6个月,个别为1年。17例均可见或触及肿块,肿块直径1~10 cm,多为2~4 cm,肿块多呈融合结节状。

    FNAC操作方法,以触诊定位,用外径为0.8 mm的10 ml一次性普通注射器对肿大的淋巴结内容物进行抽吸,抽吸物涂片2~4张,行VG或HE染色。

    17例FNAC涂片分别以诊断性R-S细胞、非诊断性R-S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泡沫状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坏死物为观察内容,由2名从事多年细胞病理学工作的医师复阅全部涂片。连续10个高倍镜视野为一个评估计数范围,由于淋巴细胞数量较多,计算方法以细胞数量占每一高倍视野1/4为(+),2/4为(),3/4为(),4/4为()。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本文经活检诊断的17例HD,经FNAC诊断为HD 3例,可疑HD 3例,恶性肿瘤待分类7例,可疑淋巴瘤2例,可疑恶性肿瘤1例,未定性肿瘤1例。与活检结果对比,FNAC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58.83%(10/17),如包括可疑恶性病例在内,则为94.12%(16/17)。分类诊断符合率为17.65%(3/17),如包括3例可疑HD病例,则为35.29%(6/17)。因本组选择的病例为活检已确诊的HD患者,所以活检前的FNAC检查结果只有真阳性和假阴性两种,如果将本组未定性诊断的1例肿瘤列为假阴性,则本组假阴性率为5.88%(1/17)。

    在本组17例HD的FNAC涂片上,6例(35.29%)可见到诊断性R-S细胞(图1),连续10个高倍镜视野里可见到1~4个。非诊断性R-S细胞在14例(82.35%)的涂片上可见到1~9个/10 HPF(图2)。在每例涂片上均可见到淋巴细胞,且数量较多,每一个高倍镜视野为(+)~()。嗜酸性粒细胞出现在10例涂片上(58.83%),1~20个/10 HPF;浆细胞出现者有5例(29.41%),1~5个/10 HPF; 15例涂片上可见到中性粒细胞(88.23%),1~70个/10 HPF;有泡沫状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坏死物者分别为4例(23.52%)、9例(52.94%)和5例(29.41%),数量极少。
, 百拇医药
    图1 R-S细胞 。WG×40

    图2 非诊断性R-S细胞。WG×40

    3 讨论

    将FNAC技术应用到HD的诊断上是近十几年来临床病理工作者共同探讨的内容之一。目前,国外已有数十例报道〔1~3〕,国内报道甚少〔4〕,本文报道17例。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23.24岁,低于1991年全国HD协作组的报道〔5〕(平均31岁),男女性别比为2.3∶1,接近于全国协作组的报道(2.6∶1)〔5〕

    HD的组织象主要是以诊断性R-S细胞为代表的系列肿瘤细胞和反应性多细胞性的背景细胞所组成〔6〕。因此,在FNAC涂片上的细胞象也应具备上述特点。本组涂片总体观察上基本具备了上述特点,但各种细胞的出现率和数量多少有所不同。Kardos等〔1〕报道18例HD的FNAC,称在多数涂片上可见到R-S细胞,本组R-S细胞仅见于35.29%的涂片上,虽与Kardos的报道结果不一致,但接近于我国HD协作组报道的组织切片上的出现率(39.2%)〔5〕。非诊断性的R-S细胞在本组涂片上的出现率较高(82.35%),也与Kardos等〔1〕报道偶尔可见R-S样细胞的结果不同。本组全部涂片均有反应性多细胞的成分。
, 百拇医药
    HD的类型与R-S细胞和非诊断性R-S细胞在涂片上的出现与否有无关系,是我们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多采用Rye的4型分类法〔6〕,即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减少型。1996年纪小龙〔9〕报道了2例特殊类型(滤泡间型和黄瘤型)。本组HD的活检分型,混合细胞型15例(88.24%),结节硬化型和淋巴细胞为主型各1例。虽然本组的HD类型统计只限于活检前做过FNAC检查的病例,不能客观地反映笔者医院所诊治的HD类型分布,但是,本组资料显示,在混合细胞型和结节硬化型HD的FNAC涂片上,可见到R-S细胞和非诊断性R-S细胞。

    HD各类细胞在FNAC涂片上出现的数量多少,据笔者观察的本组资料显示,除反应性的淋巴细胞数量较多外,其他细胞出现的数量很少,R-S细胞和非诊断性R-S细胞在连续10个HPF中分别有1~4个和1~9个。

    R-S细胞在HD诊断中虽具有重要意义,但找不到它也不能排除本病的诊断〔5〕。病理组织切片诊断是如此,而FNAC由于取材的局限性更应注意这点。本组有3例HD的涂片上既无R-S细胞,也不见非诊断性R-S细胞,只是淋巴结的细胞成分比较复杂。因肿块质硬,为多个结节的融合块,FNAC医师疑为淋巴瘤而建议活检,活检结果为HD。
, http://www.100md.com
    R-S细胞在组织切片上的形态犹如枭眼或镜面状,体积大,圆或卵圆,胞浆丰富,嗜伊红或嗜双色性,有时也可透明色淡,双核或双叶核,内有巨大核仁,嗜酸或嗜双色性,最典型的核仁周围有空晕,呈包涵体样〔6〕。本组涂片上的R-S细胞胞核的基本形态特征存在,但胞浆退变、缺失(图1)。细胞核的体积大,核仁多数大而呈嗜碱性,嗜酸性核仁极少见。有关核仁嗜碱性已有报道,有学者分析认为与染液的酸碱度或技术因素有关〔4,6〕。除R-S细胞外,本组涂片上还见到一些类似R-S细胞的单核瘤细胞,可能就是被称之为的非诊断性R-S细胞(图2)。另外,我们在本组涂片上还见到大小和外形似R-S细胞和非诊断性R-S细胞的退变细胞,此类细胞数量也不多,且不见清楚和巨大的核仁。我们经过反复与活检切片比较,推测应是R-S细胞和非诊断性R-S细胞的退变细胞,由于涂片制做过程中的技术原因(固定不够及时,染液酸碱度不合适等)而致核仁退变或不显示。笔者正在探讨改进这方面的工作。

    通过对本组资料的分析总结,笔者认为,对于以头颈部肿块就诊的HD病人,FNAC对诊断有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该方法简便、快速、经济、痛苦小,涂片上的细胞成分有一定的形态特点,可以达到初步或准确定性的目的。但是,鉴于FNAC的取材局限性和缺乏组织结构,FNAC在诊断HD方面尚存在不少困难,尤其是在分类分型上。因此,对于FNAC疑诊为HD或NHL者,必须行活检。对于那些不能做活检的病人,则应多做几次针吸取样,力求取材充足,以争取找到帮助诊断的有力依据。近年来,有学者报道EB病毒与HD(尤其是混合细胞型)有较密切的关系〔7,8〕。因此,对疑为HD的病人同时检测EB病毒,可能对诊断有所帮助。HD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已普遍开展〔10〕,而有关HD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对提高FNAC诊断HD的准确性也有较大的帮助。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姚宇琪,女,42岁,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Kardos TF, Vinson JH, Behm FG et al. Hodgkins disease: diagnosis by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Analysis of cytologic criteria from a selected series. Am J Clin Pathol,1986;86(3):286~291

    2,Boudjerra N, Hamladji R, Abdennebi A et al. Value and limits of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in Hodgkin disease. Useful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ull Cancer,1993;80(4):334~339
, 百拇医药
    3,Prasad RR, Narasimhan R, Sankaran V et al.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lymphadenopathy: an analysis of 2418 case. Diagn Cytopathol,1996;15(5):382~386

    4,何 毅,唐立吾,陈其三. 细胞学涂片中的R-S细胞. 中华病理学杂志,1985;14(2):158

    5,全国霍奇金病研究协作组. 1 096例霍奇金病病理组织学回顾性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1;20(4):263

    6,朱梅刚,周志韶.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病理学.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29~139

    7,李佩娟,周小鸽,刘淑荣等. 82例小儿霍奇金淋巴瘤与EB病毒相关的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4):224~226

    8,徐 钢,杨 红,文 锦等. EB病毒与霍奇金病关系的研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2):105

    9,纪小龙,李维华. 2例特殊类型的霍奇金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2):155

    10,黄志勇,孟凡青,王晓谭等. 霍奇金病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4;10(2):107

    收稿日期:1998-10-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