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式毛细管粘度仪的要求和监测
作者:王莎萍 曾凡邦
单位:
关键词:
血液粘度测定在心脑等疾病诊断治疗中已广泛应用 血液粘度测定在心脑等疾病诊断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各种粘度仪相应产生。由于压力传感器式毛细管粘度仪具有自动进样、排样、清洗、结果打印,还可调节仪器参数,从而快速、方便、实用,能满足临床要求,被基层医疗单位接受。为了使测量结果可靠,有可比性,此类仪器的技术指标规范化就更具重要意义。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关于血液粘度仪的意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其有关仪器要求和仪器监测的意见。
1.仪器要求:
压力传感器式毛细管粘度仪测定基于样品流经毛细管造成压力变化,其变化值随时间连续测得,根据泊肃叶定律,经微机处理得到不同切变率下绝对粘度值,是反映平均切变率。因此,仪器的毛细管、压力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数学拟合模式等都应满足检测原理的需要。
, http://www.100md.com
1.1 毛细管的要求:毛细管粘度仪的设计原理基于泊肃叶定律,只对无限长直圆管中的定常层流流动才严格成立[1]。要造成定常层流环境,主要取决于毛细管的质量。
1.1.1 毛细管的均一性:毛细管内壁光滑,毛细管两端要尽量均匀一致,以减少表面张力效应。
1.1.2 毛细管的内径:毛细管内径过大或过小,直接影响粘度测定结果和数学拟合形式。检测全血粘度的内径不能小于1mm;血浆不能大于0.5mm[3]。
1.1.3 毛细管的长度:管长长度与管半径之比要大于200mm,一般长度大于200mm[3]。
1.2 压力传感器的要求:
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直接影响粘度测定准确性和量程。血液粘度测定应包括较宽剪切范围,理想范围是1~200 S-1的切变率,与之相应的切应力是10~700mpa,其分辨率是△p/△r=3mps。已发现国产传感器的分辩率尚难稳定地满足要求,特别是试验后期时误差较大,这正是临床上感兴趣的低切部分。[2]建议将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和灵敏度作为该仪器的技术指标。
, 百拇医药
1.3 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
温度与粘度呈负相关,特别是在低切率下温度对粘度测定影响更大。测定时,毛细管的温度应在37±0.5℃。
1.4 曲线拟合:
压力传感器式的毛细管粘度仪所测得的不同切变率下的粘度值,是通过数学换算、曲线拟合而得的,其拟合公式一般为经验公式,是否通用于临床,需要验证。
另外,微机程序要与主机匹配。
2.仪器评价和监测:
2.1 标准物和质控物:
标准物:血浆粘度的标准液就是去离子水,既稳定,又易得到。水在37℃时,其表现粘度为0.6915。全血粘度的标准液是标准油。
, http://www.100md.com
质控物:血浆粘度的质控物仍是去离子水,全血粘度的质控物尚无统一认可,根据报道有固化全血、自配试剂。在我们实践中,用高分子聚合物配制的质控物稳定、实用,将比质控物配制成高、中、低三个浓度,以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2 仪器的初步判断:
首先,由厂家用标准液标定仪器,得到仪器的各标准参数,如吸样量、加压量、测量时间、换算系数等。这些参数除换算系数外,在一般情况下不改变。
第二步是在实验室较优条件下,连续测定质控液的粘度值,作为质控液值。在操作条件一致时,又是标定了的仪器,质控液值变化应在允许范围。
第三步是选择高、中、低血球压积的新鲜血样本,测定其粘度值,观察是否符合于临床。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初步判断仪器是否能使用;确定质控参数。
, 百拇医药
2.3 准确性
合格的粘度仪在低切变率下能反映出同一血样的两份压积差1%的表现粘度差异;在高切变率下能反映出同一血样的两份压积差2%的表观粘度差异[3]。
2.4 重复性:
仪器的重复性受毛细管质量、毛细管清洁度、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用一份压积正常(40%~50%)的血样本,测定10次不同切变率的表观粘度,计算变异系数值。要求切变率低于40s-1时,变异系数小于5%;高切变率时,变异系数小于2%。
另需注意的问题:
1.质控物不能代替标准物。
2.微机程序要与主机匹配。
3.每次测定都要用质控物对仪器监测。
4.减少残留层的影响,保持毛细管的洁净,测定时要排空管壁液体。
参考文献
1 严宗毅.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3,(3-4):49.
2 蔡绍晰,等.重庆大学学报,1991,7(2):47.
3 张伯礼.中华血液学杂志,1990,11(5):270, http://www.100md.com
单位:
关键词:
血液粘度测定在心脑等疾病诊断治疗中已广泛应用 血液粘度测定在心脑等疾病诊断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各种粘度仪相应产生。由于压力传感器式毛细管粘度仪具有自动进样、排样、清洗、结果打印,还可调节仪器参数,从而快速、方便、实用,能满足临床要求,被基层医疗单位接受。为了使测量结果可靠,有可比性,此类仪器的技术指标规范化就更具重要意义。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关于血液粘度仪的意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其有关仪器要求和仪器监测的意见。
1.仪器要求:
压力传感器式毛细管粘度仪测定基于样品流经毛细管造成压力变化,其变化值随时间连续测得,根据泊肃叶定律,经微机处理得到不同切变率下绝对粘度值,是反映平均切变率。因此,仪器的毛细管、压力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数学拟合模式等都应满足检测原理的需要。
, http://www.100md.com
1.1 毛细管的要求:毛细管粘度仪的设计原理基于泊肃叶定律,只对无限长直圆管中的定常层流流动才严格成立[1]。要造成定常层流环境,主要取决于毛细管的质量。
1.1.1 毛细管的均一性:毛细管内壁光滑,毛细管两端要尽量均匀一致,以减少表面张力效应。
1.1.2 毛细管的内径:毛细管内径过大或过小,直接影响粘度测定结果和数学拟合形式。检测全血粘度的内径不能小于1mm;血浆不能大于0.5mm[3]。
1.1.3 毛细管的长度:管长长度与管半径之比要大于200mm,一般长度大于200mm[3]。
1.2 压力传感器的要求:
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直接影响粘度测定准确性和量程。血液粘度测定应包括较宽剪切范围,理想范围是1~200 S-1的切变率,与之相应的切应力是10~700mpa,其分辨率是△p/△r=3mps。已发现国产传感器的分辩率尚难稳定地满足要求,特别是试验后期时误差较大,这正是临床上感兴趣的低切部分。[2]建议将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和灵敏度作为该仪器的技术指标。
, 百拇医药
1.3 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
温度与粘度呈负相关,特别是在低切率下温度对粘度测定影响更大。测定时,毛细管的温度应在37±0.5℃。
1.4 曲线拟合:
压力传感器式的毛细管粘度仪所测得的不同切变率下的粘度值,是通过数学换算、曲线拟合而得的,其拟合公式一般为经验公式,是否通用于临床,需要验证。
另外,微机程序要与主机匹配。
2.仪器评价和监测:
2.1 标准物和质控物:
标准物:血浆粘度的标准液就是去离子水,既稳定,又易得到。水在37℃时,其表现粘度为0.6915。全血粘度的标准液是标准油。
, http://www.100md.com
质控物:血浆粘度的质控物仍是去离子水,全血粘度的质控物尚无统一认可,根据报道有固化全血、自配试剂。在我们实践中,用高分子聚合物配制的质控物稳定、实用,将比质控物配制成高、中、低三个浓度,以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2 仪器的初步判断:
首先,由厂家用标准液标定仪器,得到仪器的各标准参数,如吸样量、加压量、测量时间、换算系数等。这些参数除换算系数外,在一般情况下不改变。
第二步是在实验室较优条件下,连续测定质控液的粘度值,作为质控液值。在操作条件一致时,又是标定了的仪器,质控液值变化应在允许范围。
第三步是选择高、中、低血球压积的新鲜血样本,测定其粘度值,观察是否符合于临床。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初步判断仪器是否能使用;确定质控参数。
, 百拇医药
2.3 准确性
合格的粘度仪在低切变率下能反映出同一血样的两份压积差1%的表现粘度差异;在高切变率下能反映出同一血样的两份压积差2%的表观粘度差异[3]。
2.4 重复性:
仪器的重复性受毛细管质量、毛细管清洁度、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用一份压积正常(40%~50%)的血样本,测定10次不同切变率的表观粘度,计算变异系数值。要求切变率低于40s-1时,变异系数小于5%;高切变率时,变异系数小于2%。
另需注意的问题:
1.质控物不能代替标准物。
2.微机程序要与主机匹配。
3.每次测定都要用质控物对仪器监测。
4.减少残留层的影响,保持毛细管的洁净,测定时要排空管壁液体。
参考文献
1 严宗毅.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3,(3-4):49.
2 蔡绍晰,等.重庆大学学报,1991,7(2):47.
3 张伯礼.中华血液学杂志,1990,11(5):27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