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苯胺作业工人膀胱癌发病的前瞻性调查
作者:陈志俭
单位:
关键词:
重庆医学CHONGQING MEDICAL JOURNAL1999年 第28卷 第3期 Vol 中国联苯胺作业工人职业膀胱癌协作组
本文就我国联苯胺作业的主要城市天津、吉林、上海、重庆河南的1972名工人(男性)六年间的膀胱癌发病前瞻性研究的结果进行报道,其结果显示,以小便AFIA检测方法(膀胱上皮细胞DMA、尿细胞上皮骨架蛋白G-actin,膀胱低度肿瘤单克隆抗体M344)为主的膀胱癌普查,平均能提前13个月筛查出早期膀胱癌的生物学改变;提高膀胱癌的检出率,本组年发病粗率为245/10万,标化发病率比SIR高达34.3;膀胱癌平均潜伏期(首次接触距发病的时间)为37.9年,早期膀胱癌(癌灶<2cm、未见转移灶)达到43%,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百拇医药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由北京预科院劳研所,北京医院病理科、北京协和医院泌尿科、美国Oklahoma大学泌尿科与天津、吉林、上海、重庆、河南共同组成普查小组。每年到五个城市的联苯胺作业工人现场进行。对象为五城市1972名联苯胺作业工人,时限从1991年1月~1996年12月。
QFIA检查法:现场取工人当日晨尿150ml~300ml。固定后5日内空运到美国及时分析。QFIA是指显微荧光定量分析,是本课题组的中国人在美国的实验室中研究出来的。它包括膀胱上皮细胞DNA(肿瘤细胞无限制地生长,首先是DNA的增加、特别是多倍体的增加),尿细胞上皮骨架蛋白G-actin(在肿瘤细胞的增生,恶变时增加)、M344(低度膀胱乳头状瘤的单克隆抗体)。
判断标准:DNA:查100个以上细胞,8%以上的细胞DNA>5c(荧光灰度单位)为阳性,20%以上细胞DNA>5c为强阳性。正常细胞DNA<2c;G-actin:查20个以上细胞,平均灰度水平>90为阳性,>200为强阳性;M344在小便制作的玻片中见到1个阳性细胞或者阳性>2/万个细胞,为阳性;膀胱癌危险度判定标准分为高中低三度,上述指标1项阳性即为中度,每年两次小便检查。
, 百拇医药
调查结果
六年间共进行八次全国普查,在1972名观察对象中,共检查出膀胱癌29例。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其中6例死亡。现存活23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3.5岁(40~80岁)。年均发病粗率为245/10万,标化发病率比为34.3。在常规方法诊断膀胱癌以前QFIA中度以上的生物学改变就显现出来,平均较常规膀胱镜等诊断方法提前13.28个月(2.13~24.43),接触距发病时间为潜伏期。平均37.9年(20.94~54.83)。此次检查出的29例膀胱癌相当一部分为早期膀胱癌。(癌灶<2cm,未见转移灶)。其比率高达43%,早期病例治疗效果满意。普遍生存质量得到改进和提高。
讨 论
联苯胺作业工人小便检查的QFIA检测方法较之常规检查方法诊断膀胱癌平均提前13.28个月,显示QFIA法是一种膀胱癌早期生物监测较好的指标。对于联苯胺接触工人的健康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由于本文报道的QFIA法是首次在中国的联苯胺接触工人中研究出来的,无疑将会对提早诊断膀胱癌的生物学改变的研究工作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本组早期膀胱癌高达43%与QFIA检测方法提前13.28个月显示中度以上改变,从而及早进行膀胱镜检查,外科手术,病理学检查,提前诊断出膀胱癌的结果有关。本组膀胱癌年均发病粗率为245/10万,大大高于本组1972~1981年年均发病粗率的167/10万[1]的水平。这可能与QFIA检出阳性的提高有关,标化发病率比(与上海1972~1979年自然人群膀胱癌年龄组发病率比较)SIR为34.3,即是普通人群膀胱癌发病危险度的34倍,也大大高于该组1972~1981年间的SIR(25.2)的水平。本组病例平均潜伏期为37.9年,而且是我国五个城市六年的前瞻性调查资料,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对美国Scott[2]1964年报道的世界上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潜伏期所报道的16~21年提供了补充,较Scott报道的潜伏期延长了16年。随着以后观察的继续,这一数据还有可能延长。接合我国联苯胺使用工厂原料考虑,潜伏期的延长可能与联苯胺接触剂量较美国30~40年代的联苯胺剂量较低有关。同时也可能与我国联苯胺作业工厂普遍以湿式作业为主有关。通过六年的前瞻性研究,对联苯胺工人个体进行膀胱癌发病的生物学监测,作业工人个体危险性评定,为工人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组研究提示,由于自然人群的膀胱癌发病,仍然具有DNA增生活跃,骨架蛋白增加及低度膀胱乳头状瘤的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相对应的特点,QFIA法可以作为医院一般人群膀胱癌早期诊断的筛选方法之一进行研究,同时为进一步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参考资料
1毕文芳《全国重点职业肿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汇编》中国卫生部(内部资料)1996,8:44
2Scott Ts.Brit Med J 1064,3:302, 百拇医药
单位:
关键词:
重庆医学CHONGQING MEDICAL JOURNAL1999年 第28卷 第3期 Vol 中国联苯胺作业工人职业膀胱癌协作组
本文就我国联苯胺作业的主要城市天津、吉林、上海、重庆河南的1972名工人(男性)六年间的膀胱癌发病前瞻性研究的结果进行报道,其结果显示,以小便AFIA检测方法(膀胱上皮细胞DMA、尿细胞上皮骨架蛋白G-actin,膀胱低度肿瘤单克隆抗体M344)为主的膀胱癌普查,平均能提前13个月筛查出早期膀胱癌的生物学改变;提高膀胱癌的检出率,本组年发病粗率为245/10万,标化发病率比SIR高达34.3;膀胱癌平均潜伏期(首次接触距发病的时间)为37.9年,早期膀胱癌(癌灶<2cm、未见转移灶)达到43%,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百拇医药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由北京预科院劳研所,北京医院病理科、北京协和医院泌尿科、美国Oklahoma大学泌尿科与天津、吉林、上海、重庆、河南共同组成普查小组。每年到五个城市的联苯胺作业工人现场进行。对象为五城市1972名联苯胺作业工人,时限从1991年1月~1996年12月。
QFIA检查法:现场取工人当日晨尿150ml~300ml。固定后5日内空运到美国及时分析。QFIA是指显微荧光定量分析,是本课题组的中国人在美国的实验室中研究出来的。它包括膀胱上皮细胞DNA(肿瘤细胞无限制地生长,首先是DNA的增加、特别是多倍体的增加),尿细胞上皮骨架蛋白G-actin(在肿瘤细胞的增生,恶变时增加)、M344(低度膀胱乳头状瘤的单克隆抗体)。
判断标准:DNA:查100个以上细胞,8%以上的细胞DNA>5c(荧光灰度单位)为阳性,20%以上细胞DNA>5c为强阳性。正常细胞DNA<2c;G-actin:查20个以上细胞,平均灰度水平>90为阳性,>200为强阳性;M344在小便制作的玻片中见到1个阳性细胞或者阳性>2/万个细胞,为阳性;膀胱癌危险度判定标准分为高中低三度,上述指标1项阳性即为中度,每年两次小便检查。
, 百拇医药
调查结果
六年间共进行八次全国普查,在1972名观察对象中,共检查出膀胱癌29例。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其中6例死亡。现存活23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3.5岁(40~80岁)。年均发病粗率为245/10万,标化发病率比为34.3。在常规方法诊断膀胱癌以前QFIA中度以上的生物学改变就显现出来,平均较常规膀胱镜等诊断方法提前13.28个月(2.13~24.43),接触距发病时间为潜伏期。平均37.9年(20.94~54.83)。此次检查出的29例膀胱癌相当一部分为早期膀胱癌。(癌灶<2cm,未见转移灶)。其比率高达43%,早期病例治疗效果满意。普遍生存质量得到改进和提高。
讨 论
联苯胺作业工人小便检查的QFIA检测方法较之常规检查方法诊断膀胱癌平均提前13.28个月,显示QFIA法是一种膀胱癌早期生物监测较好的指标。对于联苯胺接触工人的健康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由于本文报道的QFIA法是首次在中国的联苯胺接触工人中研究出来的,无疑将会对提早诊断膀胱癌的生物学改变的研究工作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本组早期膀胱癌高达43%与QFIA检测方法提前13.28个月显示中度以上改变,从而及早进行膀胱镜检查,外科手术,病理学检查,提前诊断出膀胱癌的结果有关。本组膀胱癌年均发病粗率为245/10万,大大高于本组1972~1981年年均发病粗率的167/10万[1]的水平。这可能与QFIA检出阳性的提高有关,标化发病率比(与上海1972~1979年自然人群膀胱癌年龄组发病率比较)SIR为34.3,即是普通人群膀胱癌发病危险度的34倍,也大大高于该组1972~1981年间的SIR(25.2)的水平。本组病例平均潜伏期为37.9年,而且是我国五个城市六年的前瞻性调查资料,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对美国Scott[2]1964年报道的世界上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潜伏期所报道的16~21年提供了补充,较Scott报道的潜伏期延长了16年。随着以后观察的继续,这一数据还有可能延长。接合我国联苯胺使用工厂原料考虑,潜伏期的延长可能与联苯胺接触剂量较美国30~40年代的联苯胺剂量较低有关。同时也可能与我国联苯胺作业工厂普遍以湿式作业为主有关。通过六年的前瞻性研究,对联苯胺工人个体进行膀胱癌发病的生物学监测,作业工人个体危险性评定,为工人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组研究提示,由于自然人群的膀胱癌发病,仍然具有DNA增生活跃,骨架蛋白增加及低度膀胱乳头状瘤的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相对应的特点,QFIA法可以作为医院一般人群膀胱癌早期诊断的筛选方法之一进行研究,同时为进一步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参考资料
1毕文芳《全国重点职业肿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汇编》中国卫生部(内部资料)1996,8:44
2Scott Ts.Brit Med J 1064,3:30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