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技术用于心腔外或胸内巨大肿瘤手术3例报告
作者:张闻舞 尹邦良 喻风雷
单位: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 长沙 410011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腔外肿瘤;外科;手术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990335 中国图书分类号 R654.1
体外循环技术常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应用范围日益拓宽。近年,该技术用于非心脏复杂手术亦时有报道。自1996年6月~1997年9月,本科在3例心腔外肿瘤切除术中临时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获得成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例1 女性,12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2年入院,偶有发绀,喜左侧卧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心源性休克,心衰”。体查示一般情况尚可,左胸实变体征明显。入院后经胸部CT及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为中下纵隔肿瘤(脂肪瘤)。1996年7月2日手术,左后外侧切口经第六肋间进胸,于左膈神经后方纵行剪开心包,见左房室沟处有一大小为9cm×4cm×7cm的黄色肿块,下部覆盖少量心肌,肿瘤向内嵌入房室沟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肿块上横过,肿块血供来自左冠状动脉的细分支。分离肿瘤出血多,且有部分心肌覆盖于肿块下部,故决定在体外循环下手术。降主动脉、肺动脉主干插管并机转流,降温诱发室颤时,行左心耳插管减压,再锐性分离肿块,结扎细小血管支,完整切除肿块。因创面大,渗血较多故予缝扎。术中共转流80min,复温后心脏自动复跳。术中未建立体外循环前已输血800ml,建立体外循环后输血400ml,术后输血20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检示心脏脂肪瘤。随访至今,情况良好,无复发。
, 百拇医药
例2 女性,32岁,发现左胸部肿块半月入院。有双下肢浮肿史,起病后消瘦4.5kg。体查示气管右偏,左下肺实音。入院后经胸片及胸部CT诊断为左胸腔内占位性病变,考虑纤维瘤或间皮瘤。1997年5月14日手术,左后外侧切口,切除第七肋、横断第八肋进胸。术中见左侧胸腔内有一大小约为21cm×17cm×11cm的质地坚硬的肿块,左侧面与肺下叶相连,有丰富的血管自该处供应瘤体,右侧面与心包之间呈膜性粘连,下面与膈肌紧密粘连,有小血管供应瘤体,左下肺不张,心脏向右移位。考虑瘤体太大,与周围器官粘连紧密,血运丰富,如不经体外循环,手术切除出血多,危险性大,故决定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经髂外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流后心脏不停跳,分离粘连,完整切除肿瘤,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转流25min,输浓缩红细胞4u。术后输全血800ml。术后患者恢复好。病检示神经纤维瘤。随访至今无复发,情况良好。
例3 男性,24岁,因反复心慌、胸闷2个月入院。体查无特殊发现。经胸片、心脏彩色超声及胸部CT诊断为心包肿瘤。1997年9月24日手术。正中切口进胸,见心包腔内广泛粘连,右下方心包角上有一大小为10cm×7cm×5cm,重150g的肿块,褐黑色,内有褐色液体20ml。肿瘤与右室膈面、心包脏层、膈肌等广泛致密粘连,未穿透心包脏层。因粘连致密,与心脏关系密切,手术切除创面大,出血多,风险大,故予主动脉、右心耳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流后钝性及锐性分离肿块,完整切除。转流29min,未阻断主动脉。术中输血浆200ml。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病检示低度恶性间皮肉瘤,以梭形细胞为主。术后追踪随访,情况良好,无复发。
, 百拇医药
讨 论 本组3例病人均为心腔外或胸腔内巨大肿瘤病人,开始均在全麻下试行肿瘤切除术。因肿瘤与心脏关系密切(例1,例3)或肿瘤过于巨大,血运丰富(例2),手术危险性大,因而在术中临时采用体外循环技术。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插管方法建立体外循环,获得良好的手术暴露,减少损伤邻近重要脏器(如冠脉主干、心脏)的危险性,从而完整彻底地切除肿瘤。结合控制性降压,失血回收等措施,减少失血量及输血量,降低因失血过多或输血过多而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病例1中应用低温技术诱发心脏停搏,为防止室颤后左心压力过高对心、肺不利,作者术中施行左心耳插管减压技术,术中、术后未发生低心排或急性肺水肿。同时,对插管的选择,作者体会肺动脉插管宜用直角、带侧口插管,荷包须缝双层以免撕裂,降主动脉插管射血方向须向上,以利头部血液供应。病例2及病例3在不降温、心脏不停跳条件下完成手术,故插管选用直管,且管径可偏小。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体外循环能减少某些心腔外肿瘤患者手术的危险性,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利于手术野暴露;②出血可得以回收利用;③控制性降压,减少大血管出血机会;④有利于手术本身操作,使术者从容不迫地将肿瘤彻底切除以减少复发;⑤术中万一出现大出血,即使心脏停跳,亦有体外循环作支持,保证重要脏器血流供应。作者认为对某些非心脏手术,如巨大的心腔外肿瘤或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严重粘连,估计手术危险性大,且肿瘤可能为良性者,可采用体外循环技术。
作者:张闻舞 男 26岁 医师
1997-12-31 收稿, http://www.100md.com
单位: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 长沙 410011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腔外肿瘤;外科;手术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990335 中国图书分类号 R654.1
体外循环技术常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应用范围日益拓宽。近年,该技术用于非心脏复杂手术亦时有报道。自1996年6月~1997年9月,本科在3例心腔外肿瘤切除术中临时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获得成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例1 女性,12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2年入院,偶有发绀,喜左侧卧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心源性休克,心衰”。体查示一般情况尚可,左胸实变体征明显。入院后经胸部CT及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为中下纵隔肿瘤(脂肪瘤)。1996年7月2日手术,左后外侧切口经第六肋间进胸,于左膈神经后方纵行剪开心包,见左房室沟处有一大小为9cm×4cm×7cm的黄色肿块,下部覆盖少量心肌,肿瘤向内嵌入房室沟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肿块上横过,肿块血供来自左冠状动脉的细分支。分离肿瘤出血多,且有部分心肌覆盖于肿块下部,故决定在体外循环下手术。降主动脉、肺动脉主干插管并机转流,降温诱发室颤时,行左心耳插管减压,再锐性分离肿块,结扎细小血管支,完整切除肿块。因创面大,渗血较多故予缝扎。术中共转流80min,复温后心脏自动复跳。术中未建立体外循环前已输血800ml,建立体外循环后输血400ml,术后输血20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检示心脏脂肪瘤。随访至今,情况良好,无复发。
, 百拇医药
例2 女性,32岁,发现左胸部肿块半月入院。有双下肢浮肿史,起病后消瘦4.5kg。体查示气管右偏,左下肺实音。入院后经胸片及胸部CT诊断为左胸腔内占位性病变,考虑纤维瘤或间皮瘤。1997年5月14日手术,左后外侧切口,切除第七肋、横断第八肋进胸。术中见左侧胸腔内有一大小约为21cm×17cm×11cm的质地坚硬的肿块,左侧面与肺下叶相连,有丰富的血管自该处供应瘤体,右侧面与心包之间呈膜性粘连,下面与膈肌紧密粘连,有小血管供应瘤体,左下肺不张,心脏向右移位。考虑瘤体太大,与周围器官粘连紧密,血运丰富,如不经体外循环,手术切除出血多,危险性大,故决定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经髂外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流后心脏不停跳,分离粘连,完整切除肿瘤,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转流25min,输浓缩红细胞4u。术后输全血800ml。术后患者恢复好。病检示神经纤维瘤。随访至今无复发,情况良好。
例3 男性,24岁,因反复心慌、胸闷2个月入院。体查无特殊发现。经胸片、心脏彩色超声及胸部CT诊断为心包肿瘤。1997年9月24日手术。正中切口进胸,见心包腔内广泛粘连,右下方心包角上有一大小为10cm×7cm×5cm,重150g的肿块,褐黑色,内有褐色液体20ml。肿瘤与右室膈面、心包脏层、膈肌等广泛致密粘连,未穿透心包脏层。因粘连致密,与心脏关系密切,手术切除创面大,出血多,风险大,故予主动脉、右心耳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流后钝性及锐性分离肿块,完整切除。转流29min,未阻断主动脉。术中输血浆200ml。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病检示低度恶性间皮肉瘤,以梭形细胞为主。术后追踪随访,情况良好,无复发。
, 百拇医药
讨 论 本组3例病人均为心腔外或胸腔内巨大肿瘤病人,开始均在全麻下试行肿瘤切除术。因肿瘤与心脏关系密切(例1,例3)或肿瘤过于巨大,血运丰富(例2),手术危险性大,因而在术中临时采用体外循环技术。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插管方法建立体外循环,获得良好的手术暴露,减少损伤邻近重要脏器(如冠脉主干、心脏)的危险性,从而完整彻底地切除肿瘤。结合控制性降压,失血回收等措施,减少失血量及输血量,降低因失血过多或输血过多而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病例1中应用低温技术诱发心脏停搏,为防止室颤后左心压力过高对心、肺不利,作者术中施行左心耳插管减压技术,术中、术后未发生低心排或急性肺水肿。同时,对插管的选择,作者体会肺动脉插管宜用直角、带侧口插管,荷包须缝双层以免撕裂,降主动脉插管射血方向须向上,以利头部血液供应。病例2及病例3在不降温、心脏不停跳条件下完成手术,故插管选用直管,且管径可偏小。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体外循环能减少某些心腔外肿瘤患者手术的危险性,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利于手术野暴露;②出血可得以回收利用;③控制性降压,减少大血管出血机会;④有利于手术本身操作,使术者从容不迫地将肿瘤彻底切除以减少复发;⑤术中万一出现大出血,即使心脏停跳,亦有体外循环作支持,保证重要脏器血流供应。作者认为对某些非心脏手术,如巨大的心腔外肿瘤或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严重粘连,估计手术危险性大,且肿瘤可能为良性者,可采用体外循环技术。
作者:张闻舞 男 26岁 医师
1997-12-31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