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15405
眼轮匝肌肌皮瓣矫正瘢痕性睑外翻
http://www.100md.com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陈阳 吴烨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整形外科,福州,350002

    关键词:眼轮匝肌肌皮瓣;修复;瘢痕性睑外翻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990341 中图分类号:R622

    1 临床资料

    15例瘢痕性睑外翻中,继发于烧伤9例,其它外伤4例,感染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52岁;单侧下睑6例,单侧上睑4例,单侧上下睑3例,双侧上下睑2例,瘢痕病理分型均为增殖型瘢痕。瘢痕挛缩睑外翻时间3个月~1年,施行手术时间为伤后6个月~2年。

    2 手术方法

    2.1 彻底松解瘢痕挛缩,充分矫正睑外翻,必要时部分或全部切除瘢痕组织,测定眼睑皮肤缺损的大小和形状。

    2.2 根据眼睑皮肤缺损近内眦或外眦,在其紧邻的外侧或内侧设计一相应大小和形状拟转移修复的皮瓣,沿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和近缺损缘的眼轮匝肌。

    2.3 于眼轮匝肌的深层分离皮瓣下方的眼轮匝机,分别形成以外侧或内侧眼轮匝肌为蒂的肌皮瓣,转移到睑皮肤缺损区逐层缝合修复。

    2.4 若瘢痕挛缩较重,松解后睑皮肤缺损较大,为了增加肌皮瓣的移动度,还可以把肌皮瓣的远端部分的皮瓣肌层进行适当游离,游离部分占整个转移瓣的一半。本组病人其中有6例行1/4瓣远端肌层与皮瓣游离,3例行1/2瓣远端肌层与皮瓣游离,肌皮瓣均成活良好,无一例出现感染、血肿和坏死。

    3 讨论

    3.1 应用眼轮匝肌肌皮瓣转移修复睑皮肤缺损比植皮、远位皮瓣转移简单、方便、创伤小,且转移的肌皮瓣质地、色泽、厚薄极相近,术后外观满意。

    3.2 眼轮匝肌肌皮瓣由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支面动脉双重供血,血运丰富,术后肌皮瓣成活率高,瘢痕挛缩睑外翻复发率低,而且可凭借丰富的血供,根据需要把肌皮瓣远端部分皮瓣与肌层进行游离,明显增加了肌皮瓣移动度和延长性。我们依上法为15名患者转移26块肌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一年随访,疗效满意13例,较满意2例。

    3.3 应用眼轮匝肌肌皮瓣矫正瘢痕性睑外翻,修复的皮肤缺损面积以小于2.0cm×3.0cm为宜,若皮肤缺损过大,则眼轮匝肌肌皮瓣往往过小,不足以修复,须结合或采取植皮、远位皮瓣转移进行修复;若皮肤缺损位于睑中央部,还可同时设计以内、外侧眼轮匝肌为蒂的肌皮瓣进行修复。

    3.4 在制作眼轮匝肌肌皮瓣过程中,不可过多切断眼轮匝肌,一般以不切断半数以上的眼轮匝肌肌束为度,以免造成术后患眼闭合功能不良。

    3.5 应用眼轮匝肌肌皮瓣转移修复睑皮肤缺损术中,肌皮瓣远端皮瓣与肌层游离最大程度为多少才不造成肌皮瓣坏死,尚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作者简介:陈阳,男,1968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1999-03-1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