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诊断与治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17255
氯胺酮用于超前镇痛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9年第3期
     作者:郑艳萍

    单位:郑艳萍(南昌市第三医院,南昌 330009)

    关键词:

    现代诊断与治疗990324

    超前镇痛是指术前即对伤害性感受加以阻滞而达到术后止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选择我院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使用小剂量氯胺酮观察其术后镇痛效应。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学会制订的全身情况分类Ⅰ~Ⅱ级,年龄20~50岁的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二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术前用药均为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均选择硬膜外麻醉(Th?9~10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5cm,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0.25%地卡因+1∶200000肾上腺素)。麻醉平面满意后,皮肤消毒时静注氟哌啶2.5mg,哌替啶50mg,然后A组静脉输入氯胺酮0.4mg/kg,B组病人静注等剂量生理盐水。测二组病人用药前后BP、HR和SpO2(脉搏氧饱和度)。术后随访,询问并记录术后疼痛开始时间、用止痛剂时间、疼痛程度和止痛剂量以及有无副作用。疼痛程度分为:0级(优):平静时伤口不痛,咳嗽和深呼吸时有轻痛;Ⅰ级(良):平静时伤口轻痛,咳嗽和呼吸时疼痛较剧,尚能忍受,不需要镇痛药。Ⅱ级(差):平静时伤口疼痛较剧,咳嗽和深呼吸时受限,难以忍受,需用镇痛药。同时于术后4、8、12和24小时做视觉模拟(VAS)评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术后A组和B组开始疼痛时间分别为79.73±20.32分钟和50.61±18.09分钟(P<0.01),需注止痛剂时间7.85±3.16小时和5.43±1.15小时(P<0.01)。术后疼痛程度:A组0级者1例,Ⅰ级者7例,Ⅱ级者12例;B组Ⅰ级者2例,Ⅱ级者18例。A组病人术后使用1~2次哌替啶,用量为70±28mg,B组病人术后使用哌替啶多在3次以上,用量105±45mg(P<0.01)。VAS评分:术后4小时A组为48±10mm,B组为60±8mm(P<0.01),8小时A组为62±13mm,B组为70±8mm(P<0.05),12小时A组为76±6mm,B组为80±8mm(P>0.05),24小时A组为58±4mm,B组为60±8mm(P>0.05)。两组注药前、后及术中所测BP、HR无显著差异。SpO2下降虽无显著差异,但A组有1例注药后SpO2逐渐下降至低于90%,面罩给氧后上升至正常,提示有呼吸抑制存在,应常规面罩给氧,有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应注意。A组术后无恶心、呕吐、谵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组织损伤可以损害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改变外周刺激的传入过程,使低强度的刺激产生疼痛,或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导致超乎寻常的疼痛[1]。研究发现N-甲基门冬氨酸(NMDA)受体阻滞剂氯胺酮选择性阻断NMDA受体,阻滞中枢致敏状态[2]。本文A组病例术后疼痛时间推迟,疼痛程度减轻,止痛剂用量明显减少,证实氯胺酮在术后短时间内有明显超前镇痛效应。由于伤害性传入刺激不仅发生在术中如手术操作,也发生在术后如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包括一系列化学物质的释放,引起患者疼痛[1]。因此术前应用小剂量氯胺酮于12小时后病人V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超前镇痛作用消失。还需注意的是,虽然氯胺酮用量小,但个别病例仍有可能发生呼吸抑制,须注意观察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胡兴国,等.超前镇痛研究现状.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5;16:372

    2 Roytblat L,et al.Postoperative pain:the effect of low-dose betamine in addtion to general anesthesia.Anesth Analg,1993;77:116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