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17615
肺癌术后病人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郭玲 焦桂华 杨李君 王金玲

    单位:郭玲(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焦桂华(黑龙江省医院);杨李君(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王金玲(肇东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387 我院1994~1998年共做肺癌切除术33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50~57岁27例,60~68岁15例,70岁1例。其中,全肺切除5例,肺叶切除25例,肺段切除3例。

    2 术后护理

    2.1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

    病人全麻未清醒时,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每15min测呼吸、血压、脉搏、体温1次,并做到严密观察和详细记录,尤其重点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缺氧、发绀、颈胸部皮下气肿,气管异位等情况。病人清醒后给予半卧位,以便于引流,增加肺活量和排出分泌物。

    2.2 呼吸道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气管分泌物及时排出,鼓励、指导病人咳嗽、协助病人排痰。促使余肺早日膨胀,防止肺不张,对痰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严格控制吸氧量以每分3~5L流量为宜。

    2.3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3.1 保持闭式引流的密闭:由于吸气时胸内负压最高可达42cmH2O,为防止引流液吸入胸腔,一般引流水平面应低于胸腔出口平面60cm,引流管不可过长,以防折叠,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夹紧引流管,防止空气逆流入胸腔。

    2.3.2 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有无受压、折叠、扭转或不通,随时调整体位,经常挤捏引流管严防血块填塞。

    2.3.3 观察引流管气体排出情况及Ⅰ°Ⅱ°Ⅲ°漏气情况。

    2.3.4 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一般术后当日为血性,术后3h内<600ml,以后呈逐渐减少,至完全消失,颜色逐渐由暗红色为淡红色,最后成为浆性渗出。

    2.3.5 注意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的发生。(1)疼痛原因:由于引流管太硬,引流管脱出皮下;(2)皮下气肿原因:引流管脱出皮下,空气经伤口进入皮肤;病人频繁咳嗽,使胸压突然加大,空气经伤口逸出进入皮下;(3)感染原因:多见于手术污染或空气经引流管逆入胸腔所致;(4)胸腔积液原因:引流管刺激,留呈时间越长,引起胸腔积液越多;(5)肺不张和肺水肿原因:肺水肿多在负压吸引后4h内发生,病人表现呼吸困难、紫绀、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术后3d,病人肺复张良好,停止闭式引流,拔出引流管。

    2.4 尿量、液体出入量的观察。

    记录每小时尿量。如尿量渐减,每小时<30ml可能为低血容量所致,应立即报告医生每日准确记出入水量,每8h总结1次,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5 并发症的观察。

    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即肺感染、肺不张肺面漏气、血胸、切口感染,从护理方面讲主要保持呼吸和引流管的持续通畅,全身和气管内给抗生素。拔管后,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加强术侧上肢功能锻炼。

    (收稿日期:1998-08-28), 百拇医药